谋划“十五五”:洞悉“变”与“不变”的时代密码

谋划“十五五”需洞悉“变”与“不变”的时代密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科技革命、人民需求之“变”,积极应对多面性、突发性及全球化之“变”,同时坚守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向好基本面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人民精气神之“不变”,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把握“变”的时代召唤:从三个维度前瞻“十五五”

在历史的长河中,“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而准确把握“变”,是我们谋划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从三个重要角度切入。

Featured Image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我国发展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此起彼伏,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外部挑战。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等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变化,将国内发展与国际形势紧密结合,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发展的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向我们涌来,前进动力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要积极向“新”而行,抓住变革带来的机遇,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要扛住变革带来的压力,如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型的挑战等。

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发生着新的变化,这是谋划“十五五”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新”字,蕴含着万千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绿色、美好、公平、安全等方面的期待日益增长。他们不仅关注物质生活的丰富,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不仅追求经济的增长,更关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在谋划“十五五”时,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洞察“变”的复杂形态:在动态中把握发展机遇与挑战

变,是历史与时代的常态。人类社会几千年,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局中前进的。但今天的变局被称为“百年未有”,是因为“变”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谋划“十五五”时,我们要看到变化的多面性。既有一路向前的积极变化,如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增长等;也有曲折反复的变化,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国际形势的短期动荡等。我们要看到符合经济周期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与复苏的循环;也要看到跳出了周期的特殊变化,如新兴技术的突破可能打破传统的经济周期规律。我们既要关注中国自身独特的发展变化,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应对各种挑战中不断彰显;也要看到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赢的变化,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我们还要洞察“黑天鹅”与“灰犀牛”之变。“黑天鹅”事件是指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事件,如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灰犀牛”事件是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如金融泡沫、债务风险等。我们要主动防范化解这些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促进形成符合全球化大势的变化,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等悖逆潮流的变化。当于我有利的变化发生时,如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新兴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要善于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推动发展;当于我不利的变化发生时,如贸易摩擦、全球经济衰退等,要努力化危为机,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等方式,将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此外,要打通国际国内看变化。社交媒体时代扑面而来,给全球治理以及国家治理都带来了新的危与机。外部风浪大、不确定性升高时,更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用国内市场的积极变化构筑发展底气。同时,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变中之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三、坚守“不变”的核心定力:在变革中锚定发展方向

在讨论“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不变”的重要性。看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看形势,要看到“变与不变”。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十五五”时,既强调“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又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等优势,这些基本面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看“十五五”,要把握“变与不变”。变化的是阶段、形势、任务,是期待、动力、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不同,人民群众的期待也在不断升级,发展的动力和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但不变的是战略方向与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选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变的是亿万人民团结向前、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源泉。

谋划“十五五”时期,我们要以敏锐的洞察力看清“变”,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坚守“不变”。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要在变化中把握机遇,在不变中坚守初心,以“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应对各种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关内容

美国柯克遇害案:枪击悲剧背后的社会撕裂与安全隐忧
扎根乡村育桃李:特岗教师群体用坚守与担当点亮教育希望之光
山水之城新生长:重庆在时代浪潮中的多维蜕变与高质量发展
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多地实践探索与启示
音乐疗法欺诈案:当“伪科学”披上商业外衣,法律如何守护消费者权益?
我国油气与铀矿重大找矿突破: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坚实基石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