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四五”期间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新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探获特大型铀矿,海洋油气成增储上产主力且深海勘探技术取得进展,铀矿为能源保障未来奠基,这些成果既保障当下能源供应稳定,又推动能源转型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在能源矿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找矿突破,油气与铀矿的双丰收不仅为当下的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油气领域:深海勘探引领新增长
“十四五”期间,我国油气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新增油气储量大幅增长。这一成就保障了我国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400亿方,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障。
海洋,特别是深海,成为了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在南海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陵水36 - 1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海洋油气在我国能源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
深海勘探开发是当今世界科技含量最高、挑战最大的领域之一。走向深海,意味着要攻克超深水钻井平台、深海海底钻井船、水下生产系统、深水流动安全保障等“卡脖子”技术。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首艘排水量达42600吨、钻深达11000米的“梦想”号正式入列,综合钻探性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奋斗者”号深潜器等大国重器相继建成使用。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的深海勘探开发能力,也带动了物探、钻井、船舶制造、钢管、焊接、水下机器人(ROV)、远程控制、应急救援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掌握深海开发技术,就如同掌握了打开未来资源宝库的钥匙。深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在深海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突破,将为我国未来的能源供应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铀矿领域:特大型铀矿夯实资源基础
铀矿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样令人振奋。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夯实伊犁、鄂尔多斯等5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为我国铀矿资源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铀是核电站燃料,对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核能不仅可以完美替代煤电,还不受天气季节影响,能与风光水电互补。一小块铀燃料发出的电量,相当于巨量的煤炭或油气,且易于以相对低成本建立长期战略储备,对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低碳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提高。我国在铀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步伐。同时,铀矿资源的稳定供应也将有助于我国建立长期的战略储备,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与转型的战略意义
油气与铀矿的重大找矿突破,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国际能源市场不稳定、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在油气和铀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自主性和可控性。
同时,能源转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的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铀矿资源的充足供应将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国油气与铀矿的重大找矿突破是能源领域的重大成就,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能源勘探开发技术的创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