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烽火记忆:抗战老兵李德富的”英勇”人生

101岁抗战老兵李德富回忆从铁路工人之子投身抗日,历经多场战斗成为铁道游击队"福将",见证日军投降,离休后义务宣讲,谦称"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

八月武汉,热浪翻滚。窗外的蝉鸣声中,101岁的李德富轻轻放下那张泛黄的军装旧照,浑浊的眼眸中倒映着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这位在汉口生活了六十载的老人,用平静的语调讲述着自己从铁路工人之子成长为抗日战士的传奇经历,却始终谦逊地说:"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

Featured Image

一、铁路工人的儿子:从学徒到战士

1929年,5岁的李德富随母亲和姐姐离开河北老家,投奔在山东当铁路工人的父亲李连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微薄的工资仅够维持家庭基本生计,母亲勤俭持家,李德富勉强读完小学后,12岁便到铁路部门当起了学徒工。

1938年春,日军铁蹄踏入鲁南大地。战乱中,李德富与家人虽保住了性命,却和众多工人一样失去了收入来源。1939年初,年仅15岁的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跟随父亲加入当地一支由失业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赶走小日本,不当亡国奴"的誓言,成为这个少年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我们拧下螺丝,拆开铁轨,摧毁日军的运输火车。"李德富回忆道。这些看似简单的破坏行动,却实实在在地打击了日军的补给线。后来,他和父亲一起正式加入八路军,父亲任班长,他成为普通战士。当被问及何时第一次拿起枪时,老人坦言"记不清了",但"能加入打鬼子的队伍,觉得特别光荣"。

1940年,16岁的李德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排长赵凤年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告诉他:"你现在开始有了第二生命——政治生命。"虽然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概念,但这个年轻人已经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二、《黄河颂》与小埠子战斗:歌声中的斗志

工人出身的李德富有着小学文化,他特别喜欢唱歌,尤其钟爱《黄河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激昂的旋律,他唱了数十年,唱给战友听,唱给群众听,用歌声点燃抗日斗志。

在鲁南山区,李德富不仅是一名战斗员,还是一名宣传员。他跑遍各个村庄,开展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的出色表现使他被选送到干部轮训队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16岁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的战斗英雄何万祥。"他给我们讲述了参加过的大小400多次战斗。"短短3个月的轮训,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影响了李德富,更加坚定了他的抗日决心。

艰苦的战斗岁月里,食物匮乏是常态。"不是煮柳树叶就是炖野菜,掺点儿玉米面就算改善伙食。"但小埠子战斗的胜利带来了难得的肉食。那是一场攻坚战,日军据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上级下令:活捉一个鬼子奖励每人一斤猪肉。李德富和战友们冒着敌人优势火力进攻,经过数小时激战,成功夺取据点,活捉5名日军。吃着炖猪肉,唱着《黄河颂》,胜利的喜悦至今让老人激动不已。

三、铁道游击队:"福将"的传奇

1943年,李德富被派往后来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担任中队指导员。这支队伍扒火车、炸桥梁、断铁路,像插入敌人胸膛的钢刀,打得日军魂飞胆丧。

日军为了对付他们,组织了一支伪装成"游击队"的队伍,到村子里挨家挨户搜查,谁开门就被当作情报员,导致十几名群众被捕。李德富率领队员紧急追击,在敌人回撤途中设伏,全歼这支部队,救下被捕群众。队员们兴奋地称他为"福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李德富参与了与日军铁甲列车大队、铁道警务大队的受降缴械谈判。最令他自豪的是在沙沟火车站,亲眼见证千余名日军向他们缴械投降的壮观场面。

四、离休生活:永不褪色的记忆

1980年离休后,李德富成为一名义务宣讲员。他走进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讲述抗战经历和革命优良传统。在武珞路小学,他向孩子们讲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指着日军小队长渡边一郎的照片说:"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倒在了我们正义的枪下。"

"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这是李德富对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也经常向儿孙们回忆抗战岁月的艰辛:一边带领群众开荒,一边挖野菜充饥;行军途中脚指甲磨掉好几次;生活艰苦时煮柳树叶、炖野菜度日。

经历过苦难的李德富一生节俭。饭粒掉在桌上,他会捡起来吃掉;旧家具舍不得丢,背心穿到破洞也不换;水管坏了、时钟不走了,都是自己动手修理。当大女儿告诉他抗战胜利80周年将在天安门举行阅兵时,老人反复呢喃:"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

窗外,武汉的暑气依旧逼人。101岁的李德富坐在窗前,军装旧照上的年轻人英姿勃发。从铁路工人之子到抗日战士,从"福将"到义务宣讲员,这位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勇"——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这份朴素而崇高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相关内容

美国柯克遇害案:枪击悲剧背后的社会撕裂与安全隐忧
扎根乡村育桃李:特岗教师群体用坚守与担当点亮教育希望之光
谋划“十五五”:洞悉“变”与“不变”的时代密码
山水之城新生长:重庆在时代浪潮中的多维蜕变与高质量发展
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多地实践探索与启示
音乐疗法欺诈案:当“伪科学”披上商业外衣,法律如何守护消费者权益?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