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中国游客在日本因闯入铁轨拍照等行为遭遇列车撞击身亡,事故暴露出日本铁路道口设计管理存在防护与警示不足、多语言标识缺失等问题,也反映出游客安全意识淡薄、文化差异及语言障碍等因素,需游客、旅游从业者、管理部门多方共同努力,提升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机制,避免悲剧重演。

一、血色镜头:近期多起中国游客日本铁路伤亡事件回顾
2025年8月13日,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从日本佐贺县传来:一名55岁的中国台湾女游客在当地神社前的平交道上被列车撞击身亡。事故发生在当地一个著名的拍照打卡点,尽管设有警报器,却未安装防护栏杆。据警方调查,事发时该女子正与朋友在铁轨区域拍照取景,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不慎误入危险区域,被后方疾驰而来的列车撞上。这起悲剧导致列车上约40名乘客受到惊吓但未受伤,却造成10趟列车被迫停运,约1000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影响。涉事神社表示,这是该地首次发生此类严重事故,目前警方正在深入调查事发经过,以明确相关责任。
然而,这并非孤例。2025年1月9日下午,在日本兵库县的一个铁路道口,两名中国女游客在等待红绿灯时,竟遭到列车撞击,不幸身亡。其中一位遇难者杨某,是一月初刚结束考试后与好友相约出国旅行的。日本是她人生中的首次境外游,却没想到成了生命的终点。调查显示,事故发生时,这两名女性站在公路和铁路平交道口已经放下的禁止通行护栏处。日本警方推测,她们可能误将铁轨区域当作"信号灯等待区"。更令人忧心的是,该铁路道口自2009年以来,已发生4起类似事故。尽管设有紧急按钮,但因位置隐蔽且缺乏多语言标识,外国游客往往难以发现。有路人描述了类似的危险经历:"走到一半被放下的横杆关在里面,起初以为是类似国内不让过马路的闸机,就站着等待,后来听到铃声才惊觉危险,但被其他游客阻挡,费了很大劲才脱身。"
同样令人痛心的还有2025年1月23日发生在日本北海道小樽市的悲剧。一名60多岁的中国香港女游客在当地JR函馆线的朝里站平交道口附近,为拍摄面向大海的美景,贸然闯入铁轨,结果被疾驰而来的列车撞击身亡。事故导致19班列车一度暂停运行。据现场目击者称,事发时该女性与丈夫一同站在离平交道口约50米远的铁轨上朝海方向拍照。附近居民反映,该区域经常有外国游客不顾危险闯入铁轨拍照,尽管现场竖立着明显的警示牌,禁止行人进入铁轨,但不少游客仍然置若罔闻。
二、安全漏洞:日本铁路道口设计与管理问题剖析
这些悲剧的发生,暴露出日本铁路道口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许多铁路道口虽然设有警报器和警示牌,但防护设施如栏杆等并不完善。以佐贺县神社前的平交道为例,该地点作为知名打卡点,仅设有警报器而无任何物理隔离设施,这无疑增加了游客误入铁轨的风险。同样,兵库县的铁路道口虽然有禁止通行护栏,但设计上未能有效阻止游客进入危险区域,且紧急按钮的位置隐蔽,缺乏多语言标识,使得外国游客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求助。
其次,日本铁路道口的安全警示系统对外国游客不够友好。许多警示标识仅使用日语,缺乏英语或其他常用外语的翻译,这对于不熟悉日语的外国游客来说,难以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此外,一些紧急设施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如紧急按钮设置在不易发现或难以触及的位置,增加了游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难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铁路道口的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尽管事故频发,但相关管理部门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例如,在多次发生事故的兵库县铁路道口,尽管自2009年以来已发生4起类似事故,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反映出管理部门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措施。
三、文化差异:游客安全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挑战
除了客观的安全设施和管理问题,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许多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往往过于专注于拍照留念,而忽视了基本的安全常识。在社交媒体时代,"打卡"文化盛行,一些游客为了拍摄独特或美丽的照片,不惜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如在铁轨上或铁轨附近拍照。
文化差异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中国游客对日本的铁路交通规则和安全文化不够了解。在日本,铁路交通具有极高的优先级,列车运行速度快且班次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然而,一些中国游客可能习惯了相对宽松的交通环境,对日本严格的铁路安全规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尊重。
此外,语言障碍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个因素。许多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由于语言不通,难以理解当地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即使看到警示牌,也可能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从而做出错误的安全判断。
四、预防措施:提升安全意识与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首先,游客自身应提高安全意识,充分了解并尊重当地的交通规则和安全文化。在旅游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铁路道口等危险区域,切勿因拍照或其他原因而忽视安全。游客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在使用铁路交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其次,旅游管理部门和旅行社应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在旅游行程中,应向游客明确告知可能的安全风险,特别是铁路道口等危险区域的安全注意事项。旅行社可以为游客提供多语言的安全指南,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同时,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向游客发布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
日本方面也应采取措施,改善铁路道口的安全设计和设施。例如,在重要的铁路道口,特别是游客集中的区域,应增设防护栏杆等物理隔离设施,防止游客误入铁轨。同时,应优化警示标识的设计,使用多语言标识,并确保紧急按钮等安全设施的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此外,铁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铁路道口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结语:安全旅行,珍爱生命
这些悲剧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游客、旅游从业者,还是相关管理部门,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位游客的安全。对于游客而言,安全旅行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切勿忽视基本的安全常识。对于日本相关部门而言,应认真反思并改进铁路道口的设计和管理,为所有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生命无价,安全至上。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教育,为每一位旅行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旅行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旅行的美好,避免悲剧的重演。愿逝者安息,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