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潮涌迎上合:一座城的”和合”密码,写满世界的期待

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开放活力的城市以周全筹备和多元合作,喜迎“上合时刻”,共绘区域发展同心圆。

八月的天津卫,海河两岸的梧桐叶正泛着油亮的光。晨练的老人们在解放桥边打拳,看晨雾里的货轮缓缓驶向入海口;意式风情区的咖啡厅飘出浓郁的香气,街头艺人用萨克斯吹着《茉莉花》的旋律——这座自带"中西合璧"基因的城市,正以最饱满的姿态,等待一场跨越山海的"上合之约"。

Featured Image

2025年8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在天津启幕。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也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从上海到北京,从青岛到天津,上合的"中国时间"里,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津门古城,正用最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和合共生"的中国故事。

从"直沽寨"到"上合城":一座城的千年"开放基因"​

站在天津古文化街的戏楼前,72岁的张爷爷指着飞檐上的彩绘说:"你看这‘海水江崖’纹样,老祖宗早就把‘海纳百川’刻在咱骨子里了。"他的话,道尽了天津与生俱来的开放气质。

600多年前,明成祖朱棣从这里渡河南下,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从此,这座依河傍海的城市便成了南北漕运的枢纽、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漕运码头上,南来的丝绸与北往的瓷器在此中转;三岔河口的教堂钟声里,西方传教士与本土工匠共同绘制着中西合璧的建筑;直到今天,天津港的集装箱吊臂仍在续写着"通达天下"的新篇。

"上合峰会选在天津,绝非偶然。"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振华说,"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天津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化石’。这种‘开放基因’,与上合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天然契合。"

漫步在海河沿岸,这种"古今交融"的特质随处可见:一边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利顺德大饭店,穹顶壁画上的希腊神话与中式宫灯相映成趣;另一边是新建的梅江国际会展中心,流线型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为了迎接峰会,天津对217栋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同时在重点区域布置了"海河之夜"灯光秀——当传统戏曲的唱腔与现代光影技术相遇,当"天津之眼"的摩天轮与上合组织的旗帜一同转动,这座城市的"和合"之美,正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从"钢铁驼队"到"数字丝路":一座城的"合作清单"​

8月20日凌晨3点,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的灯火依然通明。司机李师傅熟练地操作着中亚班列的操控杆,满载着汽车配件和电子设备的列车即将启程,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轨迹,驶向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以前跑一趟要7天,现在只要3天。"李师傅指着车厢上的电子标签说,"这些货物里,有天津产的自行车,有河北的钢材,还有浙江的智能家居设备——咱中国的‘好东西’,正通过这条‘钢铁驼队’走向全世界。"

这条"钢铁驼队",正是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生动缩影。从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天津已累计发送中亚班列超过7300列,联通25个欧亚国家和地区,其中6个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班列的货物品类也从最初的食品、原材料,扩展到汽车配件、高端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这背后,是天津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的持续提升:港口集装箱航线超140条,通达全球500多个港口;中欧班列(天津)开行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滨海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20余条,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如果说物流是合作的"硬支撑",那么产业协作则是"软联通"的纽带。在大禹节水集团的智能车间里,流水线上的滴灌设备正在接受最后的检测。这些设备即将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用于当地的农业灌溉项目。"我们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了旱区高水效农业实验室,还帮他们建了1400公顷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企业负责人王总说,"上合国家的农业资源丰富,但缺水问题普遍。我们的滴灌技术能节水30%以上,这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更令人期待的是"数字丝路"的延伸。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中乌电商生态体系等12个合作项目签约,涉及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去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3.2万亿美元,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论坛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天津正在建设‘上合数字经济产业园’,未来将搭建统一的数字服务平台,让成员国的中小企业也能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从"鲁班工坊"到"文化客厅":一座城的"民心密码"​

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工坊实训教室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阿依努尔正专注地操作着工业机器人。"我在鲁班工坊学了一年,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了。"她笑着说,"回到吉尔吉斯斯坦,我要用这些技术帮家乡的企业升级生产线。"截至目前,天津已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培养了5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年轻人,正成为上合组织合作的"民间使者"。

"民心相通是最深的互联互通。"天津市外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迎接峰会,天津策划了"上合文化周"系列活动:在五大道举办上合国家非遗展,展示俄罗斯套娃、哈萨克斯坦地毯、乌兹别克斯坦刺绣;在天津大剧院上演上合经典歌剧《图兰朵》;在社区里开展"上合美食节",让市民品尝哈萨克斯坦的马肠、塔吉克斯坦的抓饭、中国的煎饼果子……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峰会的"温暖注脚"。82岁的王奶奶是社区"上合美食节"的志愿者,她特意学做了吉尔吉斯斯坦的传统糕点"巴克拉玛":"我和邻居们一起揉面、烤制,就像一家人。等外国朋友来尝的时候,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这种"家庭般的温暖",在天津的各个角落蔓延:酒店服务员悄悄在房间放上手写的"上合欢迎您"卡片;出租车司机提前熟悉峰会场馆路线,用便签标注"最近的卫生间""最快的路线";就连街头的环卫工人,都把垃圾分类的标准翻译成了英、俄、哈等多种语言……正如一位参与筹备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不仅要让客人‘来得顺’,更要让他们‘住得暖’‘记得住’。"

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一个组织的"成长印记"​

站在天津之眼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海河两岸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这座城市的变迁,恰似上合组织24年发展的缩影——从2001年在上海黄浦江畔宣告成立时的6个创始成员国,到如今覆盖亚欧非三大洲的26个"大家庭"成员;从最初聚焦安全合作的"上海五国"机制,到如今涵盖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五大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到"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上合组织的成长,始终与中国的发展同频共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陈凤英说,"从2006年上海峰会提出‘和谐地区’理念,到2012年北京峰会强调‘务实合作’,从2018年青岛峰会写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到2025年天津峰会推动‘未来10年发展战略’,中国始终是上合组织的‘引领者’和‘贡献者’。"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贸易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8900亿美元;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成立以来,成员国联合反恐演习已举办20余次,区域安全形势显著改善;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上合组织已建立50余个合作平台,覆盖超10亿人……

"天津峰会将是一次‘总结过去、擘画未来’的盛会。"陈凤英说,预计峰会将签署《天津宣言》《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等重要文件,通过一系列安全、经济、人文合作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将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团结、更协作、更有活力"的新阶段,更将为全球治理提供"上合方案"。

暮色中的海河,游船缓缓驶过解放桥。桥边的电子屏上,"欢迎上合组织大家庭"的字样循环播放。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记者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幕场景:"天津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和风景,更在于它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尊重。这正是上合组织的精神所在——无论来自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当夜幕完全降临,天津的灯火与星空连成一片。这座城市正以最温暖的怀抱,等待着来自上合组织的客人们。明天,当各国领导人在天津的舞台上共商合作大计时,他们脚下的土地,不仅是一座城的土地,更是一个"大家庭"的共同家园。而天津,将以这场"和合之约",向世界证明:只要心相通、手相牵,再远的山海,也阻挡不了共同发展的脚步。

相关内容

音乐疗法欺诈案:当“伪科学”披上商业外衣,法律如何守护消费者权益?
我国油气与铀矿重大找矿突破: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坚实基石
双节同庆引爆旅游热潮:国内游品质升级,出境游多元绽放
特朗普盟友演讲遭枪击身亡:美国政治极化下的暴力悲剧与深层危机
22年悬案:父亲被警察殴打致死,儿子被催缴24万停尸费背后的悲与痛
长安新能源汽车低速行驶气囊爆开,乘客受伤,厂家技术分析中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