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多所高校青年学子深入福建永安罗坊乡开展支教,清华美院赵一慧等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创意纸盘、特别颁奖礼等活动激发孩子创造力与感恩心,在革命老区以青春之光点亮童心梦想。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暑假,多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炽热的爱心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入革命老区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赵一慧和她的同学们,在“护苗学堂”化身青春护苗人,凭借专业所学,为乡村少年儿童的心灵播撒希望的种子,耕耘梦想的田地。
创意纸盘:开启创造力的奇幻之旅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呢?”赵一慧温柔且充满启发性的话语刚落,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孩子们如同欢快的小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抢着回答问题。“太阳!”“教室里的时钟!”“自行车的轮子!”孩子们的回答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绚烂多彩,每一个答案都饱含着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细致观察。
在孩子们热烈的回应中,赵一慧带领他们开启了纸盘的设计之旅。从最初简单的线条勾勒,到后来色彩的精心填充,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探索乐趣。孩子们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创造力,他们的小脑袋里不断迸发出新奇的念头,将原本普普通通的纸盘,变成了一个个独具匠心、充满童趣的艺术品。
有的孩子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糖果形状的纸盘,那甜蜜的色彩仿佛能让人闻到糖果的香气;有的画上了指南针,仿佛在指引着未来前进的方向;还有金鱼、时钟、地雷、蛋仔等造型,每一个纸盘都像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独一无二,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蓬勃的创造力火花。赵一慧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专注创作的模样,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教育在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能够开启孩子们创造力的大门,还能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高雅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特别颁奖礼:培育自我欣赏与感恩之心
在奖牌设计环节,赵一慧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无论是性格、特长,还是外表、习惯,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被肯定和赞美。孩子们听到这个要求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便纷纷举起手,自信满满地分享起来。
“我的优点是跑步快、会讲笑话、乐于助人!”一位小朋友骄傲地挺起胸膛,大声说道,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另一位小朋友则有些害羞,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轻声细语地表示:“我唱歌很好听,写字很工整。”在制作奖牌的过程中,孩子们更是用心至极。他们认真地在奖牌上写下真挚的寄语:“NO.1 Mum”“最好的外婆”“爸爸您辛苦了……”那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家人的爱与感恩。还有不少孩子悄悄给支教队员送上一枚枚“最美老师奖”,当清华学子们接过这些充满爱意的奖牌时,眼眶瞬间湿润了,他们被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深深打动。
孩子们在杯沿上精心地点下八个点,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点剪开,再仔细地涂色、修剪、折叠、粘贴,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期待。当一块块独一无二的奖牌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时,他们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幸福的光芒。这堂特别的课,不仅仅是一次手工制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孩子们学会了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更让他们懂得了感恩身边的人,体会到了爱的传递与温暖,如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善良和感恩的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
扎根老区:做照亮童心的青春之光
支教期间,赵一慧和同学们每天都会收到孩子们写的留言。当看到上面歪歪扭扭却充满真挚情感地写着“谢谢老师”时,这些青春学子们对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句“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深入基层一线,在这片充满革命历史记忆的热土上,青年学子们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创意与梦想的见证者和引导者。他们告别了都市名校的繁华,来到广袤的乡野,化作一束束微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追逐梦想。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这些高校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在革命老区的支教经历,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也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他们就像一颗颗火种,点燃了乡村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火,让青春之光在革命老区闪耀,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们的陪伴和引导下,这些乡村孩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