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甘肃张掖马蹄寺景区附近208县道收取300元“过路费”事件展开,介绍该收费不分是否前往景区、对象是谁,由景区为谋利将公共道路设为关卡,还提及监管缺失现状,给出游客维权建议,指出事件反映出旅游业发展问题,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加强监管,让旅游回归本质。

近日,甘肃张掖马蹄寺景区附近的一条县道竟成了"收费关卡",引发游客强烈不满。据多位游客和当地司机反映,只要驶入连接主景区和金塔寺的208县道,无论是否前往景区,都要缴纳300元"过路费"。这一荒唐收费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旅游市场监管的缺失和部分景区急功近利的经营心态。
一、事件还原:一条县道变成"景区提款机"
7月25日,有网友爆料称,在甘肃张掖马蹄寺景区附近遭遇"天价过路费"。据调查,这条引发争议的208县道原本是连接主景区和金塔寺的公共道路,但现在却成了景区的"摇钱树"。
"我导航开错了路,进去才五分钟就被拦住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气愤地说,"工作人员说这里归景区管,必须交300元才能通过。我明明只是路过,这哪是什么景区路,分明是拦路收费!"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笔费用与是否进入景区完全无关。当地司机王师傅透露:"不管你是去亲戚家,还是只是路过,只要开上这条县道就得交钱。这已经成了景区变相涨价的一种手段。"
二、收费乱象:从预约制到"买路钱"
据了解,金塔寺原本实行预约参观制度,门票价格为300元。但现在,景区将县道设为"关卡",游客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花时间提前预约,要么直接交300元"过路费"。
"这分明是在逼游客交钱。"王师傅跑了十年出租车,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以前游客可以选择坐观光车或者提前预约,现在不管怎样都得交钱。这种做法太霸道了!"
更不合理的是,这笔费用针对所有车辆,包括当地居民和公务车辆。有当地居民反映:"我们回家也要交钱,这合理吗?"这种不分对象、不问事由的收费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监管缺失:谁来管住"景区任性"?
面对如此明显的乱收费行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却显得力不从心。记者采访了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得到的答复是"正在调查中"。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无疑助长了景区的嚣张气焰。
"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王师傅说,"但一直没有人管,景区就越来越嚣张。"这种监管缺位不仅损害了游客权益,也破坏了当地的旅游形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景区变关卡"的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将公共道路、自然资源等变成自己的"摇钱树"。
四、游客维权:如何应对"天价过路费"?
面对这种情况,游客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专家建议:
- 保留证据:遇到乱收费时,一定要保存好收费凭证、录音录像等证据。
- 投诉举报:可以向当地旅游投诉热线12301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法律途径:如果损失较大,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游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律专家表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不能让这种乱象继续下去。"
五、深层思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起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旅游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些景区为了短期利益,不惜损害游客权益和公共利益,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旅游专家指出,"景区应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而不是靠乱收费。"
事实上,真正的优质景区从来不需要靠"宰客"来盈利。相反,那些真正注重游客体验、提供优质服务的景区,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口碑和更长远的发展。
六、呼吁监管:还游客一个公平的旅游环境
针对这起事件,我们呼吁:
- 相关部门应立即介入调查,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 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加强对景区经营行为的规范,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旅游是朝阳产业,但不能成为某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一位旅游从业者表示,"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游客一个公平、透明的旅游环境。"
结语:让旅游回归本质
这起"天价过路费"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根本。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真正为游客着想,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一位游客所说:"我们出门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时光,而不是来'花钱买罪受'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起事件,采取有效措施,还游客一个公平、愉快的旅游环境。同时,也呼吁广大游客提高维权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