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境内百余座水库如明珠散落,株树桥水库保障长沙供水且守护生态,梅田湖水库带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富岭水库防洪减灾并传承红色文化,道源水库以现代管理营造生态美景,它们共同绘就了浏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态画卷与城市发展新篇。

在湘东的青山绿水间,浏阳河的悠扬旋律穿越千年时空,将灵秀播撒至四方。当我们循着这熟悉的乐章回望故乡,会发现百余座水库如星辰般镶嵌在群山之中,与这条流淌不息的母亲河共同谱写着一曲壮丽的绿水青山时代交响。这里,每一座水库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浏阳人民以水为笔、以山为墨绘就的人水和谐画卷,承载着生态、民生与历史的厚重记忆。
株树桥:从工程水库到城市水脉的华丽转身
株树桥水库,这座长沙最大的水库,宛如群山捧出的一泓翡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30多公里的水路蜿蜒流转,宽处烟波浩渺,如同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窄处清流潺湲,似一首悠扬的小夜曲。两岸青山叠翠,气势如虹,仿佛是大自然用绿色的画笔勾勒出的绝美边框。
它的名字背后,是一段淳朴而动人的往事。昔日小溪河畔,村民以三根株树搭桥渡水,“株树桥”因此得名。如今,古老的木桥虽已沉入碧波,但在1986年,一座高78米、坝顶长245米的巍峨大坝拔地而起,将小溪河揽入怀中,拦蓄出16000多亩的高峡平湖。碧波如镜,岛屿星罗,既蜿蜒曲折,又浩淼深沉,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上世纪末,当湘江水源告急,长沙亟需第二水源时,株树桥以其2.78亿立方米的丰沛库容、清澈水质和优越区位,被时代选中。历经5年筹备、5年建设,2010年8月29日,株树桥水库正式向长沙供水,完成了从“工程水库”到“城市水脉”的使命升华。如今,每日约60万吨清泉,通过76公里输水管道奔涌入星城,润泽数百万市民。它就像一条生命的纽带,将浏阳与长沙紧紧相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为了守护这一湖清水,更深层的保护意识随之苏醒。颁布实施《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严格实施封山育林近10万亩,保护区内污染企业全面关停,一级区内违规挖沙船只彻底取缔,193块界碑清晰标示出保护红线,近5年来投放滤食性鱼苗300余万尾。如今,水库内红豆杉与香柏参天,果子狸与斑鸠共生,鳜鱼戏于澄澈之水,百余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此自在生长,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梅田湖: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板
目光移转,梅田湖的烟火诗意温暖而动人。这里原本是一片长满杨梅树的田地,“梅田”因此得名。1958年,中型水利工程梅田水库在此修建,自诞生起便以灌溉为使命,兼护防洪安澜、保障民生供水。
时光流转,当乡村振兴的春风拂过湘东大地,历经岁月沉淀的梅田湖也迎来升级。依托水库碧波、叠翠青山与错落的田园风光,梅田湖村充分释放“美丽经济”活力,以全域旅游为笔,勾勒出“一湖两带六屋场”水韵乡村发展格局,走出一条青少年研学、山水休闲游“双开花”的农文旅融合新路。
春来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遍野,仿佛是大自然铺开的金色地毯;夏至皇龙峡漂流,皮筏冲浪,激情四溢,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刺激;秋深稻浪翻金,孩童逐蝶田埂,充满了田园生活的诗意与乐趣。曾经,这里囿于山多田少、交通闭塞,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如今,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入股村民分红超500万元,斩获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当一张张盈盈笑脸倒映于湖面,这湖水,不仅是灌溉之源,更是希望之泉。它流淌着过往,映照着未来,见证了梅田湖从传统农业村落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富岭水库:安澜屏障与红色传承的交融
驶入沿溪镇大光圆村“双洞苏区”,这里曾是浏阳第一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旗十年不倒,写就了湘鄂赣革命史上光辉一页。如今,战壕与炮台遗址静立山间,新建的红色步道将历史印记串联如线。就在这方浸润英雄血脉的红土地上,富岭水库如一泓碧玉静卧,清波映忠魂,碧水润乡土,传承着历史的重量与温度。
作为镇守湘东暴雨中心的重要水利工程,富岭水库于2005年动工,2013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自运行以来,这座高52.6米、库容1270万立方米的砌石重力坝,以巍峨之姿屡次迎战暴雨洪峰,牢牢守护下游万亩良田与数万百姓的安宁,成为名副其实的“安澜屏障”。
刚毅之中,更藏智慧。水库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构建智能水网,实现水位模拟、风险预警与远程调控等。如今,它更为四镇一园逾15万居民和百余家企事业单位保障清流,守望着红色热土的今天与未来。富岭水库,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希望。
道源水库:生态画卷与现代管理的典范
浏阳城市东进的热土上,道源水库静静地铺展了六十余载。自1958年初创,历经1977年扩建,2009、2019年两次除险加固,这座水库不断新生,如今更以信息化监测系统实现水位、渗流、位移等关键指标24小时动态追踪,与富岭水库一同跻身全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用现代科技默默守护这一方清泓。
如今的道源,已形成“水清见底、岸绿如茵、景美如画”的生态画卷,四季在这里留下温柔印记:春日樱花漫道,夏日碧波荡漾,秋日层林尽染,冬日静影沉璧。晨昏之间,栈道上常有老者缓行沐风,成为群众悠闲的“后花园”和飞鸟栖息的生态乐园。道源水库,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浏阳的大地上,散发着生态与人文的光芒。
浏阳的百库之韵,早已超越水利本身,化为一座城与水和谐共生的深刻见证。它们串联起生态保障、红色记忆与城乡发展的壮阔诗篇,每一片波光,都荡漾着过往的荣光,每一道清流,都奔涌着未来的希望。星辉洒落,百库归流。当浏阳河的歌声依然奔向世界,这些散落山间的颗颗明珠,也正以碧波为墨、青山为卷,静静描绘一幅更加清澈、安宁、美丽的画卷。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蕴藏着一座城的清澈初心与浩荡未来,而这,正是浏阳水色最为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