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贵州推出的《书灯不灭 烛照复兴》“开学第一课”,以抗战时期高校西迁贵州办学历史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战火中教育坚守与文化传承,激励青少年传承抗战精神、肩负民族复兴使命。

当贵州山区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全省数十万中小学生已端坐在屏幕前,等待着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2025年秋季学期伊始,由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五所高校精心打造的《书灯不灭 烛照复兴》节目上线播出,这堂以抗战时期高校西迁贵州办学历史为主线的思政课,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青少年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一、历史场景的现代重构: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
节目通过珍贵影像、AI复原场景和深情讲述,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大屏幕上出现浙江大学师生在湄潭破庙中坚持授课的画面,当AI技术重现大夏大学师生在苗寨中开展民族调查的场景,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变成了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中学学生贾岚清在观看后感慨:"80年前,他们坐在战火纷飞的教室中,以笔缀叙写中华文化;而80年后的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更应该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
这种沉浸式的教学设计,让抗战精神教育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局限。在湄潭县浙大小学,课堂直接搬到了当地抗战遗址,学生们触摸着当年浙大师生使用过的课桌椅,聆听着老一辈讲述的往事。校长李明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这种具身化的学习体验,使抽象的精神变得具体可感,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二、文化命脉的战火坚守: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有意识地以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企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国的精神支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贵州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淳朴的民风,成为了战时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庇护所。贵州人民拆门板、腾祠堂、献新屋,"揭瓦开门迎教授",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为中国文脉的延续提供了重要庇护。
节目中展现的多个案例令人动容: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七年,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在简陋的条件下创造了学术研究的奇迹;大夏大学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增进了中华民族整体性认同;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在平越(今福泉)的桐油灯下坚持英文授课与思考;广西大学在五千人的小城传播农技、义卖募捐;国立贵阳医学院在室如悬磬的环境中开创贵州高等医学教育先河......这些高校在战火中创造的奇迹,不仅保存了学术实力,更赓续了文化命脉。
"这些高校在贵州办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缩影。"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华指出,"在民族危亡之际,教育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文化担当。"这种文化坚守的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精神传承的当代实践: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民族中学,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别开生面。新生们走进县档案馆和水族文化博物馆,通过触摸历史实物、聆听抗日故事的方式,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学生韦祥城在触摸水族同胞作战的马刀时感慨:"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似带着历史的温度,当年水族先辈马刀对洋枪的激烈战斗在眼前浮现。"
遵义市赤水市第四小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学生吴美齐说:"我觉得传承抗战精神首先得把历史记在心里,今天的好日子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不能忘本。"铜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各级各类学校则通过历史影像、抗战故事和互动问答,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艰苦历程。印江第四中学校长陈勇的话道出了教育者的初衷:"我们就是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构建起了多维度的抗战精神教育体系。从课堂讲授到实地研学,从影像资料到实物展示,从教师讲解到学生互动,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方式,让抗战精神真正走进了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四、面向未来的精神火炬: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书灯不灭,烛照复兴",这八个字浓缩了这堂开学第一课的核心要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抗战精神将继续激励贵州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教育工作者所说:"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记住那段历史,更要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未来的复兴之路需要他们去开拓。"
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实际上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和精神洗礼。它让青少年明白,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当下的责任。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表示,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节目结束时,屏幕上出现了一盏盏在战火中依然闪烁的书灯画面,这灯光穿越八十年的时空,依然明亮如初。它昭示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自信和教育传承始终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这堂开学第一课所播撒的爱国种子,必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时代之花。书灯不灭,照亮的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未来的希望;烛照的不仅是历史的天空,更是复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