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党主政的西弗吉尼亚等三州应联邦政府要求向华盛顿派遣国民警卫队,遭民主党籍华盛顿市长及民众反对,引发宪政博弈与选举年政治争议。

8月16日清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广场上,一面巨大的"反对军事占领"标语在晨风中猎猎作响。24岁的教师杰米·迪克斯坦举着标语牌,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是我们的首都,不是战场!"她的身后,数百名示威者手持标语牌、高喊"联邦政府滚出华盛顿",与远处正在巡逻的国民警卫队士兵形成鲜明对峙。
这场由共和党主政三州向华盛顿派遣国民警卫队引发的"首都争夺战",正将美国联邦与州的权力博弈、选举年的政治算计,以及普通民众对"军事化治理"的恐惧,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共和党"响应"联邦号召:从"打击犯罪"到"军事存在"
8月16日,西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俄亥俄州的共和党籍州长几乎同步发声,宣布向华盛顿派遣国民警卫队员。
- 西弗吉尼亚州州长帕特里克·莫里西在声明中称:"应联邦政府要求,我们将部署300至400名国民警卫队员,并提供装备和专业训练。"
- 南卡罗来纳州州长亨利·麦克马斯特则表示:"200名国民警卫队员将进驻华盛顿,但若遭遇飓风等自然灾害,将立即撤回。"
- 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瓦恩承诺:"未来数日将派出150名国民警卫队员。"
这一行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以"打击犯罪"为名,要求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警察局,并部署国民警卫队"营造安全环境"。7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向华盛顿部署首批8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7月11日,他又签署第二道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警察局的指挥权。
白宫官员向路透社透露,此次派遣的国民警卫队将"直接向总统报告",并携带枪支执行任务,其职责包括"保护联邦资产、遏制犯罪、提供可见的安全存在"。一名不愿具名的国防部官员称:"这是为了应对华盛顿近期激增的暴力犯罪和流浪人员问题。"
然而,数据却与这一说法形成反差。美国司法部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华盛顿的暴力犯罪率已降至30年来最低点,谋杀案同比减少18%,抢劫案减少22%。更讽刺的是,联邦政府接管警察局的提议,直接引发了华盛顿市政府的强烈反对——市长缪丽尔·鲍泽称其为"令人不安的前所未有的举措",并于7月20日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越权侵犯地方自治权"。
二、民主党反击:从法律诉讼到街头抗议
面对共和党三州的"军事化"行动,民主党阵营的反应迅速而激烈。
华盛顿市长鲍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画面中她站在被国民警卫队包围的警察局前,语气严厉:"他们(联邦政府)说要打击犯罪,但带来的却是坦克和步枪。这不是保护,是占领!"她的发言视频在TikTok上获得超500万次播放,#反对军事占领#的话题登上全美热搜。
8月16日,数千名华盛顿市民涌上街头,从国会山脚下的自由广场到白宫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示威者举着"我们的警察,我们的城市""拒绝军事独裁"等标语,高喊"特朗普下台"。55岁的地产建筑经理约翰·芬尼根站在人群中,举着自制的"国民警卫队=入侵者"标语牌:"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0年,从未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军事化。他们说要保护我们,但谁来保护我们不被自己的政府伤害?"
抗议浪潮不仅限于华盛顿。加州、纽约、伊利诺伊等民主党主政州的议员纷纷发表声明,谴责特朗普政府的"违宪行为"。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这是对联邦制原则的践踏。如果总统可以在未经州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向任何城市派兵,那我们的民主制度将名存实亡。"
法律战也在同步展开。华盛顿市政府起诉特朗普政府的诉讼中,核心争议点在于:总统是否有权绕过州政府,直接向国民警卫队下达部署命令?旧金山地区法院法官已表示,将在数周内对此作出裁决。而2024年6月特朗普政府向加州洛杉矶派遣国民警卫队协助移民执法的事件中,类似的法律争议也曾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加州政府同样以"越权"为由提起诉讼,但案件至今未决。
三、宪政博弈背后:选举年的"权力秀"与民众焦虑
这场"首都争夺战"的本质,是2024年总统大选年前,两党在"联邦与州权力划分""地方治理权"等核心议题上的又一次正面交锋。
政治学家、《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尤金·罗宾逊分析:"特朗普选择在民主党主政的首都部署国民警卫队,有两个目的:一是转移公众对其移民政策争议的注意力;二是通过'强硬执法'的形象,巩固共和党基本盘的选票。而民主党则试图通过法律诉讼和街头抗议,塑造'捍卫地方自治'的形象,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宪政体制的设计。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但长期以来,联邦政府通过《国家紧急状态法》《国土安全法》等法律,不断扩张行政权力,导致"联邦与州"的权力边界日益模糊。
"特朗普的做法是对宪政传统的破坏。"耶鲁大学宪法学教授布鲁斯·阿克曼指出,"国民警卫队的部署权属于州长,而非总统。除非发生叛乱或外国入侵,总统无权直接调动国民警卫队进入州政府管辖区域。而华盛顿作为首都,其治理权本就属于联邦与州的特殊重叠区域,特朗普的行为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普通民众的焦虑则更直接。在华盛顿经营咖啡馆的玛丽·约翰逊说:"我每天都能看到国民警卫队在街头巡逻,他们的枪口对着行人,孩子们吓得不敢出门。我们不需要'军事保护',我们需要的是警察好好工作,解决实际的治安问题。"
四、未来走向:法律裁决与选举年的"最后一搏"
目前,这场风波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一方面,联邦法院的裁决可能成为关键转折点。若法官裁定特朗普政府越权,国民警卫队可能被迫撤离;若裁决支持联邦政府,则可能引发更多州的"效仿",加剧联邦与州的对立。
另一方面,2024年大选已进入冲刺阶段。特朗普若想通过"强硬形象"巩固选情,可能需要进一步升级行动;而民主党则可能利用此事,在摇摆州发起"捍卫民主"的竞选攻势。
对于华盛顿市民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或许是:当"军事化"的阴影笼罩这座象征自由的城市,普通人的安全与权利,究竟该由谁来守护?
正如杰米·迪克斯坦在抗议结束时所说:"我们不是反对警察,我们反对的是用军队代替警察。这是我们的家,我们有权利决定谁来保护它。"
这场发生在华盛顿的"军事化"风暴,不仅是一场政治博弈,更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一次深刻拷问——当联邦与州的权力失衡,当"安全"被异化为"控制",普通民众的声音,是否还能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