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纠纷升级:浙江老板拒付52万货款引多方诉讼,媒体报道反成被告

浙江桐乡钱老板为女儿办252桌婚宴花费52万后拒付货款,引发与采购商王师傅的纠纷,媒体报道后钱老板起诉媒体索赔,王师傅也将起诉讨钱,律师指单纯“事后嫌贵”非拒付合理理由,事件凸显诚信与契约精神重要性。

一、事件缘起:一场婚宴引发的信任危机

2025年,浙江嘉兴桐乡钱老板为女儿举办了一场盛大婚宴,这场婚宴本应是喜庆的场合,却因后续的一系列纠纷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钱老板委托相识十多年的猪肉商王师傅采购食材,共设252桌酒席,每桌28道菜,费用总计约52万元。其中,王师傅负责采购的猪肉等食材费用达14万多,其余38万元需支付给其他供货商。

Featured Image

婚宴排场盛大,连续3天宴请宾客。王师傅按照厨师菜单采购食材,并将食材送至现场,由钱先生方面委托的朋友当场称重、验货。然而,婚宴结束后,钱老板却以“海鲜价格虚高、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费用,双方协商无果,矛盾逐渐升级。

二、纠纷升级:媒体介入与各方反应

钱老板与王师傅的纠纷原本只是双方的矛盾,但在媒体介入后,事态变得更加复杂。浙江嘉兴电视台《小新说事》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节目经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钱老板认为报道侵犯了他的名誉权、肖像权及隐私权,他觉得此事被曝光让他很丢脸,无法支付货款。受到舆论关注的浙江桐乡钱先生已将报道他的当地媒体诉至法院,索赔122200元。9月10日下午,桐乡市人民法院将传唤原、被告双方召开庭前会议。起诉状显示,钱先生要求栏目组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维权成本及取证费用共计122200元,并要求当地媒体立即删除涉嫌侵权的视频,并在节目及其抖音账号等平台发布更正说明和公开道歉。

而事件的另一当事方王师傅表示,到时开庭他也将作为证人出庭。王师傅在本地做猪肉生意已经30多年,他称平时供货都是先按照菜单需求采买再结款,与钱先生相识多年,没有提前签订协议或要求支付定金,也没给其他供货商提前付款。所有食材的采购价格均属市场正常水平,他还表示钱老板可以派人去杭州市场(原始供货商)亲自核查价格是否合理。

三、供货商困境:货款追讨与法律诉讼

由于钱先生拒不付款,上游供货商相继向王先生追讨货款。王师傅已经垫资52万元,他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目前,王师傅也已委托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讨回货款。

除了王师傅,提供250多桌餐具的供应商也表示自己的钱也没收到。这场婚宴纠纷已经影响到了多个供货商的利益,他们都在等待着钱老板支付货款。

四、法律分析:单纯“事后嫌贵”不构成拒付理由

据多位律师分析,钱老板委托王师傅采购婚宴食材,双方形成事实上的委托合同关系,因费用支付问题产生争议,符合委托合同纠纷的特征。王师傅垫资采购食材,钱老板作为委托人有义务偿还该费用。若钱老板主张“海鲜价格虚高”或“质量不达标”,需对该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如不能证明王师傅存在相关行为,单纯的“事后嫌贵”并不构成拒付的合理理由。法院大概率会判决钱老板向王师傅支付拖欠的食材采购费用及逾期利息。

五、事件反思:诚信与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这起婚宴纠纷事件,不仅仅是钱老板和王师傅之间的经济纠纷,更反映出了诚信与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在商业活动中,双方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钱老板在委托王师傅采购食材时,没有签订协议或要求支付定金,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婚宴结束后,他以“海鲜价格虚高、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费用,却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这种行为违背了契约精神。

同时,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也应该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钱老板认为媒体报道侵犯了他的权益,将媒体诉至法院,这也提醒了媒体在报道时要更加谨慎。

这起浙江老板拒付52万货款引多方诉讼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商业活动中,我们要重视诚信与契约精神,媒体也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关内容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出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俄无人机闯波兰领空:北约“文字游戏”背后的战略博弈
各地秋粮生产有序推进
国家公园法: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美国柯克遇害案:枪击悲剧背后的社会撕裂与安全隐忧
扎根乡村育桃李:特岗教师群体用坚守与担当点亮教育希望之光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