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23℃的夏天,藏着乡村振兴的”热密码”

文章讲述了桂东县依托23℃的清凉气候及生态资源,通过发展民宿、高山草甸景区等文旅产业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

七月的湖南,大部分地区被38℃的高温笼罩,但在湘赣边界的莽莽群山中,桂东县的平均气温却停留在23℃——这里没有空调的嗡鸣,只有竹林沙沙的声响;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山风裹着草木香的清凉。这个曾经因"偏远"被遗忘的"冷门小城",正以"凉资源"为笔,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热文旅"的新篇章。

Featured Image

一、民宿里的"清凉经济":从"空房"到"抢订"的蜕变

桂东县沤江镇秋里村,平均海拔1200米,是典型的"高山村落"。曾经,这里的青瓦白墙农房因村民外出务工而空置,如今却成了游客争抢的"清凉驿站"。

"今年暑期,20间民宿早早就被预订一空,连国庆的订单都开始排了!"秋里村民宿老板胡成芳站在自家改造的民宿前,脸上挂着笑。她的民宿由老房子翻新而来,白墙灰瓦,门前种着几畦青菜,院角还搭着竹架晾晒辣椒——既保留了乡村的原真,又添了几分精致。"客人最爱的是清晨在露台喝茶,看山雾漫过稻田;傍晚在院子里纳凉,听蝉鸣和蛙叫。"

胡成芳的民宿故事,是桂东民宿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桂东县以"高山避暑"为卖点,引导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县里出台补贴政策,对符合标准的民宿给予装修、污水处理等资金支持;组织民宿主参加服务培训,从床品选择到餐饮搭配都有专业指导。如今,全县1000余家民宿像星星般散落在各个村落,床位超2.1万张,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以前我们靠种玉米、砍竹子为生,一年到头挣不到2万块。"胡成芳算了笔账,"现在民宿旺季每天收入3000多,淡季也有游客来体验'慢生活',一年挣10多万不成问题。"更让她惊喜的是,游客不仅来住,还爱买——村里的高山蔬菜、土蜂蜜、腊肉成了"伴手礼",去年她光卖土货就赚了2万多。

二、高山上的"清凉乐园":从"单一观光"到"深度体验"的升级

如果说民宿是桂东文旅的"毛细血管",那么万洋山景区则是"主动脉"。这座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山草甸,正以"南方避暑天花板"的姿态,吸引着来自大湾区、长株潭的游客。

"今年夏天,景区日客流量最高达5000人!"万洋山景区负责人郭佩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山下蜿蜒的木栈道说。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片荒草地——桂东县通过生态修复,种植了4500亩高山草甸,配套建设了露营基地、亲子乐园、溯溪步道,还挖掘了畲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让"看风景"变成"玩文化"。

在景区的"云端滑草场",10岁的长沙小朋友朵朵正拉着爸爸的手尖叫:"太好玩了!比游乐园还刺激!"她的身后,是漫山的紫色鼠尾草,在风中起伏成波浪。"我们特意设计了适合亲子的项目,比如'草甸寻宝''昆虫观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郭佩介绍,景区还推出了"畲乡夜宴"——在草甸上搭建帐篷,点燃篝火,游客可以跟着畲族阿婆学打糍粑,听老艺人唱山歌,"很多游客说,这才是'真正的夏天'"。

为了让游客"留得住",景区还做了不少"小心机":在游客中心设置"农产品展销区",现场售卖桂东高山冷水米、黄糍粑;联合本地厨师开发"避暑宴",用山泉水煮土鸡、用野葱炒腊肉;甚至推出"高山星空露营"项目,配备天文望远镜,让城市里的孩子第一次看清银河。

三、从"凉资源"到"热产业":乡村振兴的"桂东样本"

桂东的"文旅热",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长,更体现在乡村的"活"起来——曾经空心化的村庄重新有了人气,留守的老人妇女找到了增收门路,传统手艺和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桂东县大塘镇,65岁的李奶奶最近成了"村厨大赛"的明星。她做的"粽香米粉鹅"用本地散养鹅做原料,裹着桂东特有的碱水粽叶,香气能飘半里地。"以前做饭只是为了家人,现在游客爱吃,我每月能多挣3000块!"李奶奶笑着说。今年,桂东县创新举办"村厨大赛""金牌村厨邀您来做菜"等活动,不仅挖掘出一批"隐藏的乡村大厨",更让高山冷水米、高山蔬菜等土特产通过餐桌走向全国。

"文旅不仅是赚快钱,更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桂东县委书记蔡富强说。为了让"凉资源"持续转化为"热产业",桂东县正着力补短板:加强民宿产业提质升级,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新建旅游公路、智慧导览系统;培育"文旅+农业""文旅+康养"等新业态,让游客不仅能看景,还能体验采茶、挖笋、酿米酒等农事活动。

暮色中的秋里村,民宿的灯笼次第亮起,飘出饭菜的香气;万洋山景区的篝火晚会上,游客和村民手拉手跳着畲族舞,笑声回荡在山谷间。这个曾经"藏在深闺"的小城,正用23℃的清凉,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热"故事——这里的"热",是游客的热情,是村民的干劲,更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注脚。

正如一位游客在朋友圈写的:"桂东的夏天,没有燥热,只有清凉;没有喧嚣,只有治愈。这里的'凉',藏着最珍贵的'热'——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乡村振兴的希望。"

相关内容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出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俄无人机闯波兰领空:北约“文字游戏”背后的战略博弈
各地秋粮生产有序推进
国家公园法: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美国柯克遇害案:枪击悲剧背后的社会撕裂与安全隐忧
扎根乡村育桃李:特岗教师群体用坚守与担当点亮教育希望之光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