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7岁男童曾虹博在补习班补课期间从14楼窗户坠亡,家属悲痛万分,该补习班存在安全管理漏洞且老师失联,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件引发社会对补习班安全及孩子安全保障的深刻反思。

一、悲剧降临:一个家庭的破碎时刻
2025年7月26日晚8时26分,对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曾先生和王女士一家而言,本是平凡的夏日傍晚,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7岁的小儿子曾虹博,在当地一个补习班补习课期间,从14楼的窗户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到8月6日,尽管事情已经过去11天,但这一家人依然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曾虹博今年9月即将步入小学二年级,本应在校园里开启新的学习旅程,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然而,这个美好的憧憬却被一场意外无情地击碎。暑假期间,孩子的父母经人介绍,花费1800元给孩子报了一个补习语文写作的培训班,培训时间为5周,每周两次课。主办老师是当地一位曹姓女退休老师,听说比较有名,他们才放心地给孩子报了名。出事时,孩子才上了一周的课。
二、坠楼经过:令人痛心的瞬间
8月6日,曾虹博的小姨王女士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那令人痛心的一幕。当晚8时26分许,孩子的妈妈曾女士进入补习班所在的楼栋,准备上14楼去接孩子,因为8点半下课。然而,在一楼,她突然听到有人在喊有人从楼上掉下来了。曾女士心急如焚,赶紧坐电梯上到14楼,还没出电梯,就听到其他孩子说是曾虹博掉下去了。
曾女士立即下楼,发现孩子躺在一楼门口附近的绿化带里,而此时,补习班的老师却不见踪影。曾女士和其他好心人一起,将孩子用躺椅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孩子最终没能抢救过来。
三、补习班隐患:安全漏洞触目惊心
王女士称,孩子家长没有被允许进入过补习的教室,每次只能在门口接送,根本不知道里面还有一个房间。站在门口,根本看不见那个小房间。事后才获悉,孩子是从里面的小房间窗户坠落。而这个小房间的窗户,窗帘当时拉着,窗户开着,也没有安全护栏。
如今,补习班门口已经贴上封条,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悲剧。涉事的补习班曹老师的电话,极目新闻记者两次拨打均无人接听,发短信也没有得到回复。这不禁让人质疑,该补习班在安全管理方面到底存在多少漏洞?为何会让一个7岁的孩子在毫无安全保障的环境中学习?
四、家庭之痛:母亲的心碎与期盼
“我是42岁时冒着风险生的小儿子曾虹博,没想到补课时会出事……”曾虹博的妈妈哭泣着告诉极目新闻记者。42岁冒着风险迎来新生命,这份喜悦和珍视可想而知。然而,这份珍贵的小生命却在这场意外中消逝,母亲的心碎和痛苦难以言表。她希望相关部门早日查清事实真相,给这个破碎的家庭一个交代。
医院的就诊记录里,详细地记录着曾虹博多处受伤的情况,包括头部受伤、肺部挫伤、肾损伤、腹部损伤、腰椎骨折、腹腔积液积血等。死亡医学证明里写着,曾虹博的死亡原因为下腔静脉破裂。这些冰冷的文字,背后却是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是一个家庭无尽的悲痛。
五、警方介入:调查真相进行时
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蒲鞋市派出所工作人员称,此事鹿城区公安分局已介入调查处理。目前,警方正在全力以赴地调查这起悲剧发生的原因,寻找事件背后的真相。他们将对补习班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补习班老师在事件中是否存在失职行为。
这起温州7岁男童补课期间坠楼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深刻反思,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安全问题。补习班等教育机构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安全管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教育机构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这起事件的真相,给这个悲痛的家庭一个公正的答案,也让社会公众能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教育机构。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