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黄金子公司事故背后:6条生命的代价,撕开了黄金行业安全生产的哪些伤口?

中金黄金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因浮选车间格栅板脱落致6名大学生遇难,事故暴露安全生产漏洞,两日市值蒸发超50亿。

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本应是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们"必修课"的实践课堂。6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跟着讲解员,正围在浮选槽旁记录矿浆流动参数。谁也没注意到,头顶那块宽1.2米、长3米的钢格栅板,正随着设备震动发出细微的"咔嗒"声——10时25分,伴随着一声闷响,格栅板突然翻转脱落,6个年轻的身影瞬间被卷入下方翻涌的矿浆中。

Featured Image

​"最不该发生的悲剧":钢格栅板的"陈旧性裂纹"与安全漏洞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持续了整整1小时20分钟。当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时,医护人员已无力回天。这场被应急管理部定性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悲剧,直接导火索是那块脱落的格栅板——经初步调查,其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因集中载荷冲击瞬间断裂。

"这不是偶然。"一位参与现场勘查的冶金行业专家指着事故示意图说,"浮选槽属于高风险作业区域,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格栅板这类承重部件需每季度进行探伤检测,焊缝质量必须达到一级标准。但从现场残留的焊缝看,裂纹至少存在半年以上,企业显然未按规定进行有效维护。"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并非该车间首次暴露安全隐患。今年2月25日,"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推文《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文中特意强调"已完成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循环泵地面修复等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然而,7月24日下午,这篇推文已被悄然删除——正如网友所言:"所谓'消除隐患',或许只是应付检查的文字游戏。"

从"停产整顿"到"市值蒸发":企业的危机应对与市场信任危机

事故发生后,中金黄金的应对措施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7月24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其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明确重要子公司人员伤亡事件的信息披露要求";同日,中金黄金公告称涉事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并删除多篇涉事车间相关推文。

市场用脚投票。7月24日开盘,中金黄金股价一度大跌7.3%,最终收跌4.41%;7月25日再度低开,截至收盘股价14.92元,较7月23日高点16.10元累计跌幅超7%,总市值蒸发超50亿元。这是市场对"安全管理失职"最直接的投票——作为"中国黄金第一股",中金黄金2024年净利润高达22.8亿元,却因一起本可避免的事故,让投资者信心瞬间崩塌。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信息遮掩"嫌疑。除了删除推文,有投资者发现,中金黄金在7月24日早间发布的公告中,对事故细节的描述与南都此前报道存在出入:公告称"6人被救出后确认溺亡",而实际救援记录显示,部分学生在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这种"表述模糊"的操作,被证券分析师批评为"试图淡化事故严重性,损害投资者知情权"。

6条生命的代价:安全生产"纸上谈兵"的行业之痛

这场悲剧,撕开了黄金行业安全生产的"遮羞布"。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我国非煤矿山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7起,死亡152人,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占比超60%。而浮选车间作为选矿厂的核心区域,因涉及化学药剂使用、机械运转和人员密集作业,历来是事故高发区。

"很多企业把安全投入当'成本',把安全检查当'任务'。"一位在黄金矿山工作20年的老工程师感叹,"这次事故中,格栅板的焊缝裂纹是'陈旧性'的,说明企业日常巡检流于形式;浮选槽区域没有设置防护栏,违反《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实习学生未佩戴安全帽,属于典型的'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更值得反思的是高校实习的安全管理漏洞。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培养矿业人才的高校,其"必修课"实习竟未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有学生家长质疑:"孩子在危险的浮选车间实习,学校是否评估过风险?是否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目前,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但这无法挽回6条年轻的生命。

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防":我们需要怎样的安全生产生态?​

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已介入调查,3名涉事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企业与学校正按《工伤保险条例》协商赔偿。但这些"事后补救"无法弥补生命的损失。正如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所言:"每一起事故都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安全的透支。我们需要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黄金行业而言,这场悲剧是一次沉重的警示:安全生产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焊缝、每一台设备、每一次巡检的"细节工程"。企业需加大安全投入,完善隐患排查机制;监管部门需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惩"形式主义"安全;高校需建立更严格的实习安全标准,将"安全第一"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暮色中的乌努格吐山,选矿厂的机器暂时停止了轰鸣。被删除的推文、蒸发的市值、破碎的家庭,都在无声诉说一个真相:在安全生产面前,没有"小事",只有"底线"。唯有守住这条底线,才能让"中国黄金"的底色,不仅是财富的金色,更是生命的红色。

相关内容

泥火淬炼匠心:何琦与陶瓷教育中的”守艺育人”之道
长征村的”坨坨饺”:一枚圆形的红色印记,一碗跨越九十年的军民情
美国特使中东言行引众怒:傲慢与偏见何时休?
韩国单人户首破千万: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下的家庭形态重构
斑驳遗物里的信仰之光:从一件长衫到一枚银元的百年初心叩问
七夕花事:云南鲜切花市场的”甜蜜经济”密码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