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系统谋划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五大转型,通过构建安全韧性城市、创新经济生态和全龄友好空间,探索出一条兼顾发展质量、治理效能与民生幸福的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道路,为全球城市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2025年7月,北京。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节点,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标注了新的历史坐标。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过去十年城市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城市建设宣言。当中国城镇化率突破70%、9亿多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持续升级之际,会议传递出的城市治理新思维,正在重塑人与城市的关系。
一、历史方位:城镇化进程的转型时刻
中国用四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城镇化道路。1978年至2025年,城镇化率从17.9%攀升至71.2%,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转型奇迹。但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城市病"集中爆发:
- 空间失衡:19个城市群以25%的国土面积承载75%的经济总量
- 资源紧张:657个城市中近三成面临水资源短缺
- 生态承压: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全国总量比重达51%
"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指出,"未来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要满足1400万新增城镇人口的多元需求,这要求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二、理念创新:会议蕴含的五大转型信号
1. 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会议首次提出"全周期人口服务体系"概念,强调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推进。到2030年,将实现2.8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2. 从"千城一面"到"各美其美"
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城市基因库"工程,对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数字化建档,杜绝"拆真建假"现象。苏州平江路改造项目证明,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可提升区域价值300%以上。
3. 从"钢筋水泥"到"生命系统"
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目前的75%提升至85%。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显示,生态空间占比达40%的区域,热岛效应可降低2-3℃。
4. 从"条块分割"到"整体智治"
构建"城市大脑"国家标准体系,实现交通、应急、环保等18个领域数据互通。杭州试点表明,城市治理数字化可使应急响应效率提升60%。
5.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生"
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一张网"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将率先实现1小时通勤圈全覆盖。数据显示,通勤时间每减少10分钟,居民幸福感提升6.3%。
三、实践路径:破解城市治理的"三元方程"
会议提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本质是要解好发展、安全、宜居的多元方程:
1. 安全基座:打造抗灾韧性城市
- 开展市政设施抗灾能力普查,3年内完成全国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建模
- 将防灾标准从"50年一遇"普遍提升至"100年一遇"
- 每个社区规划不少于2处应急避难场所
2. 经济引擎:培育创新生态系统
- 在15个城市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
- 推动"工业上楼",深圳实践表明容积率提升1倍可节约土地60%
- 建设300个"15分钟创业圈"示范社区
3. 生活品质:构建全龄友好空间
- 新增5万公里城市绿道,形成"公园城市"网络
- 改造8.9万个老旧小区加装适老化设施
- 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实现幼有所托、老有所养
四、治理革命:城市工作方法的三个转变
1. 决策机制: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
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设置53项量化指标,对城市"生长状况"进行年度"全身体检"。重庆试点显示,数据辅助决策使规划失误率下降45%。
2. 参与方式: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
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全国已注册2.4万名专业规划师下沉基层。上海曹杨新村改造中,居民参与使方案满意度从58%提升至92%。
3. 考核标准:从"GDP导向"到"幸福指数"
创新"城市幸福指标体系",涵盖空气质量优良率、房价收入比、通勤耗时等12个民生维度。成都连续三年位居榜首的实践表明,民生投入与经济增长可形成正向循环。
五、全球视野:中国城市的文明贡献
在气候变化与逆全球化叠加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治理经验具有特殊价值:
-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高密度人居环境改善"样本
- 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超大城市转型路径
- 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城市治理新范式
正如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所指出的:"中国正在书写21世纪城市文明的新篇章,其经验将重塑全球城市发展话语体系。"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大不大"转向"强不强",2025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标注的,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转折,更是一种文明形态的迭代升级。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上海中心大厦的玻璃幕墙,洒向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照在成都公园城市的绿道上,这些光影交错中,正孕育着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发展的故事,每一条街巷都在编织幸福的图景——这便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城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