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与央博平台联合举办的"织梦航天 智探月球"青少年科学探索营,通过开放两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计沉浸式课程,成功激发青少年航天兴趣,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播下创新种子。

一、航天梦想照进现实:东华大学与央博平台打造沉浸式科普盛宴
7月19日,由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平台支持的"织梦航天 智探月球"2025暑期青少年科学探索营圆满落幕。这场为期5天的研学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航天科技的大门,更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
活动亮点:
- 首次独家开放两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构建"理论+实践+展示"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 聚焦国家探月工程与航天科技发展前沿
二、实验室探秘:触摸科技前沿的脉搏
本次研学营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对青少年开放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两大实验室的开放,让青少年得以近距离感受国家科技发展的脉搏。
1. 超高清视音频实验室:解密5G时代的媒体科技
总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向营员们展示了"5G+4K/8K+AI"技术如何重塑媒体行业。通过互动体验,青少年们了解了:
- 超高清视频的制作与传输技术
- 人工智能在媒体内容创作中的应用
- 宽带互联网环境下的端到端视音频解决方案
"原来我们看的4K节目背后有这么多高科技!"一位参加活动的初中生兴奋地说。
2. 先进纤维材料实验室:探索材料科学的奥秘
东华大学的实验室则向营员们展示了纤维材料的无限可能。在这里,青少年们:
- 了解了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研发过程
- 亲手操作了部分材料测试设备
- 认识了纤维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关键应用
"这些材料看起来像普通布料,没想到能用于制造航天器!"一位学生对纤维材料的神奇性能惊叹不已。
三、课程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验
研学营的课程设计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完美结合。
课程特色:
- 专家讲座:航天科技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 实验室操作: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实验
- 项目实践:分组完成小型航天科技相关项目
- 成果展示:营员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了解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活动负责人表示。
四、航天梦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这次研学之旅,航天梦想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许多孩子在活动后表示,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甚至开始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
学生感言:
- "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
- "原来航天科技离我们这么近,我也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
-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五、教育创新:构建全方位科普教育体系
本次研学营的成功举办,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创新之处在于:
教育模式创新:
- 资源整合:高校与国家级媒体平台强强联合
- 平台开放:首次向青少年开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体验升级:从参观到动手实践的深度参与
- 成果导向: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这种沉浸式的科普教育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效果要好得多。"教育专家评价道。
六、科技强国:从青少年抓起的战略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科技强国建设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本次研学营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播科学知识,更在于:
战略价值:
- 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 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 传播航天精神和科学精神
- 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自信
"今天的小小营员,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国工匠。"一位参与活动的科学家感慨道。
七、未来展望:打造常态化科普教育平台
本次研学营的成功,为未来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奠定了基础。主办方表示,将:
未来计划:
- 建立常态化青少年科普教育机制
- 开发更多主题的研学课程
- 扩大合作实验室范围
-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教育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前沿科技,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表示。
八、结语:播撒航天梦想,收获创新未来
"织梦航天 智探月球"研学营虽然已经结束,但它播下的航天梦想种子才刚刚开始生长。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感受到了中国科技教育的蓬勃生机。
正如一位营员在总结会上所说:"这次活动让我明白,航天梦不仅是科学家们的梦想,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这或许正是本次研学营最大的成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