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破产启示录:从”雪糕刺客”到”红薯刺客”的品牌陨落之路

曾红极一时的"雪糕刺客"钟薛高因资不抵债被申请破产,从资本宠儿到债务缠身折射出新消费品牌过度依赖营销、产品力不足的隐患,其陨落为中国品牌发展敲响警钟。

"钟薛高被申请破产了!"这条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消费市场激起千层浪。这个曾经以"雪糕刺客"身份红极一时的品牌,如今却走到了破产边缘。从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到创始人林盛直播卖红薯还债,钟薛高的兴衰史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悲剧,更折射出中国新消费品牌在资本狂热后的集体困境。当"雪糕刺客"沦为"红薯刺客",我们不禁要问:钟薛高究竟做错了什么?它的陨落又给中国消费品牌带来了哪些警示?

Featured Image

一、破产真相:从资本宠儿到债务缠身

7月16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正式宣告了钟薛高面临的严峻处境。这家曾估值近40亿元的新消费品牌,如今却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申请破产。细究其破产原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巅峰到谷底的坠落轨迹:

  1. 债务危机​:
    • 欠薪人数达729人
    • 子公司设备流拍,价值数百万元的设备无人问津
    • 涉及71起司法案件,总金额达千万元
  2. 经营困境​:
    • 线下商超难觅踪影
    • 淘宝旗舰店仅剩5款产品预售
    • 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3. 资本撤离​:
    • A轮融资后缺乏后续资金支持
    • 股权冻结超4000万元
    • 多家子公司相继破产

钟薛高的破产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资本红利消退,品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便暴露无遗。

二、品牌陨落:从"雪糕刺客"到"红薯刺客"的蜕变

钟薛高的故事始于2018年,凭借"中国高端雪糕"的定位和精美的中式包装设计,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更是创造了"雪糕界的爱马仕"神话。然而,这种建立在营销噱头上的高端定位,最终成为了品牌的致命弱点。

  1. 产品策略失误​:
    • 高价低质质疑不断
    • "雪糕烧不化"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 产品创新乏力,缺乏核心竞争力
  2. 渠道管理失控​:
    • 盲目扩张损害高端形象
    • 线下铺货策略失误
    • 电商渠道表现平平
  3. 品牌价值崩塌​:
    • "雪糕刺客"负面标签难以摆脱
    • 创始人直播卖红薯加剧品牌贬值
    • 消费者忠诚度持续下降

从"雪糕刺客"到"红薯刺客"的转变,折射出钟薛高品牌价值的彻底崩塌。当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再华丽的包装也难以挽回颓势。

三、行业警示:新消费品牌的集体困境

钟薛高的陨落并非个例,它代表了中国新消费品牌在资本狂热后的普遍困境。近年来,从完美日记到奈雪的茶,从喜茶到钟薛高,一批曾经风光无限的新消费品牌纷纷陷入困境。这些品牌的共同特点是:

  1. 过度依赖资本​:
    • 通过烧钱快速扩张
    • 忽视盈利能力培养
    • 资本撤离后难以为继
  2. 营销驱动增长​:
    • 重营销轻产品
    •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
    • 品牌价值空心化
  3. 产品同质化严重​:
    • 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 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 消费者忠诚度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步入相对务实、理性阶段,而钟薛高更多被视为'智商税'。"这句话道出了新消费品牌面临的根本困境——当消费回归理性,靠营销噱头支撑的品牌终将被市场淘汰。

四、创始人反思:林盛的"两件后悔事"

在钟薛高濒临破产之际,创始人林盛在抖音账号上公开反思了自己的两大遗憾:"第一件是当钟薛高碰到恶意剪辑、烧不化的时候,没有激烈地怼回去,而是发布了一条不痛不痒的声明;第二件是自己没有趁着公司有钱的时候把员工遣散掉。"

这两件"后悔事"背后,折射出创业者在危机应对中的常见误区:

  1. 危机公关失当​:
    • 面对负面舆情反应迟缓
    • 缺乏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 品牌形象修复不及时
  2. 人才管理失误​:
    • 扩张期过度招聘
    • 收缩期裁员困难
    • 员工关系处理不当

林盛的反思虽然诚恳,但也为时已晚。对于创业者而言,危机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候更为关键。

五、未来展望:消费品牌如何避免"钟薛高式"悲剧

钟薛高的案例给中国消费品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消费回归理性的时代,品牌要想基业长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产品为本​:
    • 注重产品品质与创新
    • 建立核心技术壁垒
    •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2. 理性扩张​:
    • 避免盲目追求规模
    • 注重单店盈利能力
    • 平衡线上线下渠道
  3. 品牌建设​:
    • 塑造真实品牌价值
    • 避免过度营销噱头
    • 培养消费者忠诚度
  4. 危机管理​: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 培养专业公关团队
    • 主动维护品牌形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新兴食品品牌应避免盲目扩张、过度依赖营销造势,需平衡品质与价格,尊重消费者理性化趋势,谨慎拓展渠道,避免品牌形象受损。"这些建议对于所有消费品牌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语:从钟薛高看中国消费品牌的未来

钟薛高的破产是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提醒我们,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品牌建设不能只靠营销噱头,更不能寄希望于资本输血。只有回归产品本质,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中国消费品牌而言,钟薛高的教训既是警钟,也是契机。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品牌建设的本质,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消费回归理性的时代,唯有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产品品质与创新的品牌,才能赢得市场的长期认可。

相关内容

泥火淬炼匠心:何琦与陶瓷教育中的”守艺育人”之道
长征村的”坨坨饺”:一枚圆形的红色印记,一碗跨越九十年的军民情
美国特使中东言行引众怒:傲慢与偏见何时休?
韩国单人户首破千万: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下的家庭形态重构
斑驳遗物里的信仰之光:从一件长衫到一枚银元的百年初心叩问
七夕花事:云南鲜切花市场的”甜蜜经济”密码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