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区以融合数字孪生、多模态AI技术的绚丽灯光秀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造势,通过光影互动、情感识别与虚实共生,展现AI的温度与"智联世界,光启未来"的未来愿景。

黄浦江的风裹着夏末的温热,掠过世博园区的中国馆飞檐。23岁的林夏抱着笔记本站在世博轴上,仰头望着天际线——今晚,这里将被3000盏智能灯组点亮,为即将启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献上一场"光的语言"。
"小姐,要试试这个吗?"穿荧光蓝马甲的志愿者递来一副AR眼镜。林夏接过时,镜片突然泛起涟漪般的光纹,"这是灯光秀的导览程序,您看......"话音未落,眼前的空气里浮出一行流动的光字:"欢迎来到2025 WAIC·光启未来"。
一、光起:当科技与记忆撞个满怀
第一束光从中国馆"东方之冠"的檐角倾泻而下。林夏记得五年前参观时,这里的灯光还是静态的朱红与鎏金,此刻却像被注入了生命——青绿色的光带顺着斗拱纹路游走,模拟着古代工匠"凿木为器"的动作;转瞬间,光色骤变,蓝银交织的光网从穹顶垂落,又在地面聚成"AI"两个发光的字母。
"这是'数字孪生'技术。"志愿者解释道,"我们用3D扫描复刻了中国馆的每一片瓦当,再通过AI算法让灯光'讲述'建筑的故事。"林夏对着空气挥了挥手,光网竟随着她的手势起伏,像被风吹动的丝绸,"看!我在和光互动呢!"
不远处的世博轴上,"阳光谷"的玻璃穹顶正上演着另一场表演。原本透明的玻璃被染成流动的星河,无数光点从"谷底"向"云端"攀升——那是AI生成的"人类科技发展时间轴":从结绳记事到量子计算,从蒸汽机车到自动驾驶,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盏灯的明灭。当"深度学习"的节点亮起时,光点突然汇聚成一只振翅的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是神经网络的可视化图谱。
"妈妈快看!"一对母女的惊呼传来。林夏循声望去,穿碎花裙的小女孩正拽着妈妈的衣角,指向"阳光谷"上方的天空——那里悬浮着由光构成的"AI机器人",圆头圆脑的模样像极了迪士尼的机器人瓦力,"它刚才冲我笑了!"
二、光语:当算法学会"说情话"
穿过世博轴,林夏来到"未来广场"。这里的灯光秀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科技诗会。地面是巨大的触控屏,原本漆黑的表面随着人群的脚步亮起涟漪,每一步都生成独特的图案:穿西装的白领走过,脚边绽开数据流的涟漪;推婴儿车的妈妈经过,涟漪变成卡通星星;林夏自己走过时,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欢迎来到AI的朋友圈"。
"这些图案都是实时生成的。"正在调试设备的工程师陈默介绍,"我们用了多模态AI模型,能识别行人特征、步态,甚至表情,再匹配对应的视觉元素。"他指向广场中央的巨型光雕——那是由3000个微型LED组成的"大脑"形状,"现在,它正在'学习'现场观众的情绪。"
话音刚落,"大脑"的光色突然变得柔和。林夏凑近细看,发现那些原本规则排列的灯珠,正以类似神经元突触的方式闪烁。"刚才有个小朋友摔倒了,工作人员扶她起来时,'大脑'检测到了'温暖'的情绪。"陈默笑着解释,"AI不仅能处理数据,还能'感受'人类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温度的智能'。"
最动人的是广场角落的"时光信箱"。那是一组老式信箱造型的装置,每个信箱上都标着年份:2015(首届WAIC)、2020(疫情期间的线上大会)、2025(此刻)。林夏打开2025年的信箱,里面飘出一张光打印的照片——是她刚才在"未来广场"的照片,背景里的灯光秀正与她同框。"这是AI根据现场画面生成的纪念照。"志愿者说,"它会自动识别观众的笑脸,还能把照片里的灯光元素转化成动态壁纸。"
三、光海:当未来照进现实
21点整,全园灯光进入高潮。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金融城亮起呼应的光带,与世博园区的灯光秀形成"双城辉映";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拼出"AI for All"的字样,机身上的LED灯与地面的光雕遥相呼应;甚至连园区里的智能垃圾桶都加入了表演——当有人靠近时,桶盖自动抬起,同时亮起"请分类"的温馨提示,字体还会随着桶内垃圾的重量变换颜色。
林夏站在"世博之门"下,仰头望着天空中由光构成的"地球"。那颗"地球"表面流动着绿色的数据流,代表全球AI研究的协作网络;赤道位置的光带特别明亮,标注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太平洋的上空,正浮现出中国馆的虚拟影像,与真实的建筑重叠成"虚实共生"的奇观。
"你看!"陈默指着"地球"的某个区域,"那里是我们团队的贡献——用AI预测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光带的颜色越深,代表风险越高。"他的声音里带着骄傲,"去年,我们的模型帮助太平洋岛国提前预警了一场台风,拯救了近万人的生命。"
四、尾声:光会记住所有相遇
22点,灯光秀渐次熄灭。林夏收拾笔记本时,发现AR眼镜里多了一条留言:"感谢你参与2025 WAIC的光启之夜,你的笑容已被收录进'全球AI友好记忆库'。"她走出园区时,回头望去,中国馆的檐角还亮着最后一盏灯,像颗未眠的星。
江风掀起她的发梢,带来远处传来的对话:"今天那盏会变蝴蝶的灯真有意思!""是啊,听说它的算法能识别128种人类表情呢。""那下次我要带奶奶来,她总说现在的科技'太冰冷'......"
林夏忽然明白,这场灯光秀的意义远不止于视觉盛宴。它是AI的"自我介绍"——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能感知温度、理解情感、创造美好的伙伴;它是城市的"未来宣言"——上海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用科技连接人文、用创新温暖世界的"光之城"。
当最后一缕光消失在夜色中,林夏的手机收到一条推送:"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明日9点开幕,主题:智联世界,光启未来。"她笑了笑,加快脚步——明天,她将作为大学生记者,记录下更多关于AI与人类共生的故事。
而此刻的世博园区,智能路灯正根据人流自动调节亮度,保洁机器人沿着光带的指引开始清扫,连喷泉的水柱都随着晚风调整着高度。它们沉默地等待着,等待明天的阳光与更盛大的相遇——毕竟,所有的光,都是为了照亮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