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前的致敬: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背后的历史回响与时代深意

金正恩于《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2周年之际参谒中朝友谊塔并献花圈,表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深切哀思,以实际行动传承中朝传统友谊,传递珍视和平的时代信号。

当地时间7月26日,朝鲜首都平壤的天空笼罩着薄云,中朝友谊塔前的广场上,一束束鲜花在晨风中轻颤。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身着深色西装,手持花圈缓步走向纪念碑,献花时指尖微微颤抖,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致以最深切的哀思。这一幕,发生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2周年的特殊节点,既是对历史的庄重启迪,更是对中朝传统友谊的深情告白。

Featured Image

72年前的"停战",刻在中朝土地上的共同记忆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用生命与热血捍卫了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更铸就了中朝两国"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72年后的今天,金正恩的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中朝友谊塔坐落于平壤牡丹峰麓,塔身由102块白色花岗岩砌成,象征着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纪念日;塔顶的红星,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这座1959年建成的建筑,不仅是中朝友谊的物质见证,更是两国人民共同记忆的精神图腾。

"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志愿军烈士的温度。"一位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后代在现场对记者说,"我父亲曾说过,当年他们与朝鲜军民同吃炒面、共住地窨子,子弹从头顶飞过时,身边的战友可能是朝鲜的大爷、大娘。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早已融入两国的血脉。"

献花圈的细节:从"国家仪式"到"民间温度"​

金正恩的参谒仪式简短而庄重。他首先向纪念碑行鞠躬礼,随后将花圈轻轻放在基座前。花圈缎带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这一细节,被现场的中朝媒体反复捕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两国人民共同情感的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参谒并非官方活动的"规定动作"。近年来,金正恩多次以"个人名义"参谒中朝友谊塔:2019年6月,他在访华期间专程前往;2021年10月,朝鲜劳动党建党76周年之际,他再次献花。这种"非官方"的主动选择,传递出朝鲜对中朝友谊的高度重视——它超越了政治议程,成为两国关系的"精神锚点"。

现场的朝鲜民众用行动回应着这份情感。一位带着孙辈的朝鲜母亲指着纪念碑对孩子说:"这些叔叔阿姨来自中国,他们为了我们的和平牺牲了自己。你要记住,中朝是永远的兄弟。"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却记住了"中国叔叔"这个词。这种代际传承,正是中朝友谊最生动的注脚。

国际视角下的"特殊信号":和平与团结的时代宣言

金正恩的参谒,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韩国《中央日报》评论称:"在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一举动释放了'重视历史、珍惜和平'的积极信号。"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则认为:"中朝友谊塔的参谒,是朝鲜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再确认,也是对当前某些否定历史行为的无声反驳。"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一事件为动荡的世界注入了"团结"的力量。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而中朝两国始终保持着"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传统。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中朝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精心培育的,历经岁月考验,历久弥坚。"

这种"历久弥坚"的友谊,在今天的中朝合作中依然可见:中朝边境的"中朝友谊桥"车水马龙,朝鲜的农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医疗团队、农业专家持续援助朝鲜,助力其民生改善;两国青年交流项目"中朝友谊之桥"已培养数千名互知互信的年轻一代。

从"纪念碑"到"未来路":友谊的传承需要代代守护

参谒结束时,金正恩驻足凝视纪念碑上的浮雕——那是一群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儿童手拉手的场景。工作人员介绍,这组浮雕的原型,是1952年冬天发生在平安南道的一个真实故事:志愿军战士用体温为朝鲜儿童取暖,孩子们则用冻红的小手为战士们捂热干粮。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金正恩在留言簿上写下这句话。他的笔锋有力,却带着温度——这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后人的嘱托。正如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中国老兵所说:"我们当年打仗,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用再打仗;现在维护友谊,是为了让这份和平延续下去。"

站在中朝友谊塔下,望着远处平壤的城市天际线,记者忽然明白:这座纪念碑的意义,不仅在于铭记过去,更在于照亮未来。当金正恩献上花圈的那一刻,他不仅是在向72年前的烈士致敬,更是在向所有珍视和平、坚守友谊的人们宣告:中朝友谊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暮色渐浓时,纪念碑前的鲜花被晚风吹得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誓言。正如中朝两国人民常说的那句话:"山高水长,友谊长存。"

相关内容

广西柳州:秋日高培苗寨水稻渐次成熟 丰收在望
四川资阳:栾树花开满城秋 车辆穿梭宛如画中游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盛大开幕:长江之畔的文化盛宴与时代交响
安徽芜湖:云端之上架起“能源大动脉”——解码特高压输电工程背后的战略意义
新疆巴州: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金色交响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出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