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夜的阜平:当洪水漫过村庄,2死2失踪背后的生命之重

河北阜平7月25日至26日遭遇特大暴雨(单日降水破历史极值),致2死2失踪、46235人受灾,石方大桥冲毁、40余辆汽车被泡,当地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救援安置,并反思极端天气下的防灾应对。

7月25日深夜,河北阜平的夜空被乌云压得低低的,像是悬着一块浸透了水的灰布。王林口镇西庄村的李大爷裹着厚被子坐在炕沿,听着窗外越来越密的雨声,心里直犯嘀咕:"这雨咋跟倒盆似的,砸得房檐直响。"他不知道,这场雨会在接下来的14个小时里,彻底改写这个太行山区小村的命运。

Featured Image

雨幕中的"极端时刻":532毫米暴雨破历史极值

根据国家站、区域站及水文站监测数据,7月25日17时至26日1时,阜平县平均雨量达140.5毫米,其中西庄水文站的单站最大雨量高达532毫米——相当于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在7小时内倾泻而下。更骇人的是小时雨强:西庄站145毫米/小时的降雨强度,直接突破了阜平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

"这雨不是下,是砸!"西庄村村民王大姐回忆,凌晨两点,雨水突然从瓦缝里"喷"进屋里,她赶紧用塑料布苫住房顶,可水还是顺着墙根往炕上淌。"我家后墙塌了个窟窿,泥水带着石块往屋里灌,老伴儿被砸伤了腿,我背着他往村部跑,路上的水已经没到腰了。"

暴雨的威力在河道里展现得更直观。沙河作为阜平的主要河流,平日里温顺得像条绿绸带,此刻却成了吞噬一切的猛兽。7月26日上午,记者站在石方大桥遗址前,浑浊的河水仍在咆哮,桥面断裂成数截,扭曲的钢筋扎进河底,像一排断裂的肋骨。河道里,碗口粗的杨树被冲得横七竖八,柴草、塑料布、破家具缠成一团,随着水流翻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被洪水撕裂的村庄:2死2失踪,46235人受灾

石方大桥的冲毁,成了这场灾难的"致命节点"。这座连接王林口镇西庄村与阜平镇石方村的石桥,是周边5个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7月25日晚11点,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桥墩被洪水掏空,桥面在凌晨1点左右轰然垮塌。

"有辆拉苹果的货车刚好经过!"目击者张师傅指着河道里散落的苹果箱说,"车头被冲得翘起来,司机当场就被甩进河里。"据阜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截至7月26日18时,此次暴雨已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6个乡镇46235人受灾,避险安置1289户4655人。

在西庄村,记者走进一间被泥沙淹没的房屋。墙上的挂钟停在凌晨3点17分,墙角的冰箱歪倒着,里面的蔬菜泡在泥水里。"我家儿媳怀着孕,昨晚被积水逼到二楼,现在还在县医院观察。"村民赵大娘抹着眼泪说,"隔壁老刘家的儿子去河里救落水的人,到现在还没消息......"

更让人揪心的是农田的损毁。沿着沙河南岸的乡道前行,原本绿油油的玉米地变成了一片狼藉:玉米秆东倒西歪,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被泥沙埋住半截;菜地里,茄子、豆角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地膜被撕成碎片,漂浮在水面上。"这一季的收成全完了。"种粮大户老周蹲在地头,手指插进泥里,"光是农机具损失就十几万,更别说地里的庄稼了。"

抢修现场的"生死时速":1289户的安置与希望

灾难发生后,阜平县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交通、电力、应急等部门的200余名救援人员连夜集结,兵分多路展开抢险:一组冒雨抢修石方大桥,用沙袋加固临时堤坝;一组沿河道搜寻失踪人员,利用无人机和声呐设备探测水下情况;一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将1289户村民安置到学校、村委会等安全场所。

在美居家园社区门口,记者看到40余辆汽车被冲泡在泥沙里,部分车辆的车身凹陷,玻璃碎裂。"这些车大多是村民的代步工具,还有几辆是跑运输的货车。"社区主任李芳说,"我们找了拖车公司,先把能开的车拖走维修,实在修不好的就协调保险理赔。"

电力抢修队的王师傅更忙。他在齐腰深的泥水里排查线路,裤腿上沾满了淤泥:"沙河沿岸的变压器被冲坏了3台,我们得赶在天黑前恢复供电,不然安置点的老人孩子没电没水,日子更难熬。"说话间,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家里进水了,孩子发烧了。"他看了眼时间,咬咬牙:"再坚持半小时,等这根电线杆立起来就走。"

最温暖的是村民的自救。西庄村的老党员老陈带着10多个青壮年,用自家的木板、编织袋在村口搭起了临时挡水坝:"我们守在这里,能多挡一点水,就能少淹一家房。"他的儿子小陈举着喇叭喊:"婶子们,把贵重东西往二楼搬,我们帮着抬!"声音盖过了雨声,在村庄里回荡。

暴雨后的反思: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应对?​

截至7月27日,阜平县的降雨已减弱,但灾后重建的任务才刚刚开始。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损失8000余万元,农业损失6000余万元。

"这场雨给我们的警示太深刻了。"阜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对全县的河道、桥梁、水库进行全面排查,加固薄弱环节;同时,加强气象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极端天气的预报精准度;还要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在西庄村的安置点,记者遇到了正在分发物资的志愿者小张。她来自县城的中学,放暑假后主动报名参加救援:"我看到很多老人和孩子没地方住,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她递给一位老人一瓶矿泉水,老人攥着瓶子的手直抖:"好娃子,谢谢你们......"

暮色渐浓,沙河的水位终于开始回落。远处的山坳里,几盏应急灯亮了起来,像星星落在人间。这场暴雨冲毁了家园,却冲不垮人心的希望——当洪水漫过村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脆弱,更是无数普通人用双手托起的希望。

正如阜平县一位老人所说:"天要下雨,咱拦不住;但咱能修桥、能建房、能抱团取暖。只要人在,日子总能重新过起来。"

相关内容

广西柳州:秋日高培苗寨水稻渐次成熟 丰收在望
四川资阳:栾树花开满城秋 车辆穿梭宛如画中游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盛大开幕:长江之畔的文化盛宴与时代交响
安徽芜湖:云端之上架起“能源大动脉”——解码特高压输电工程背后的战略意义
新疆巴州: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金色交响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出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