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手机”诈骗近期高发,骗子冒充客服诱导下载不明App远程控制手机盗窃资金,天津刘女士被骗案例敲响警钟,警方提醒遇可疑情况及时止损并报警,需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以防范此类诈骗 。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我们的社交、金融、娱乐等重要信息。然而,一种名为“劫持手机”的诈骗手段正悄然肆虐,给众多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冒充客服、诱导下载、盗窃资金……这一系列行径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黑手,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

近期,天津市的刘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场噩梦般的诈骗。她接到自称“腾讯保险”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她购买的保险即将到期,若不取消,次月起每月将自动扣费 2000 元。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刘女士原本平静的生活。对方提供了网址链接,刘女士点开后看到包含有自己个人信息的“保单”,且盖有“保险专用章”,在恐惧和慌乱之中,她轻易地相信了对方。
随后,“客服”诱导刘女士下载了一款会议 App。安装后开启屏幕共享,刘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告知了银行账户、余额、支付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期间,手机出现黑屏,当恢复正常时,她的银行卡已被转出三笔资金。这一系列操作让刘女士毫无察觉,直到“客服”要求她到银行取出 100 万定期存款时,银行柜员和民警及时出手,成功将其拦截,刘女士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天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李彬揭示了这类诈骗的惯用伎俩:骗子通过伪装身份设下陷阱,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制造恐慌,进而获取信任,诱导受害人下载不明 App。其中一些 App 携带木马病毒,可对受害人手机实现远程控制或屏幕共享,从而“劫持手机”。在这个过程中,骗子会借“指导操作”之名,让受害人对着黑屏、假界面等待,而他们则直接远程操控手机转账,盗窃资金。还有的骗子会以“核实账户”“操作失败”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
面对如此狡猾的诈骗手段,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接到陌生电话自称客服,并提及关闭保险、会员等业务的,都要保持警觉。遇到让点击不明链接、二维码下载 App 的情况,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因为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
当我们操作过程中感觉不对劲、心里没底时,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应立刻停止操作。如果怀疑手机被控制或已被骗,必须立即断网止损,用其他安全电话迅速报警,并联系银行紧急挂失账户,同时注意保留通话记录、短信、App 截图等证据。在警方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卸载可疑 App,必要时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以防止诈骗分子进一步获取我们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需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在不明网站或 App 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过于诱人的优惠活动或承诺。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以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劫持手机”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我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 App。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中,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