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湫山镇海棠花绽、绿水环绕,以党建引领架豆产业发展实现富民,既绘就诗意山水画卷,又奏响乡村振兴富民乐章 。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宛如隐匿于尘世的桃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五月,当浅夏的芬芳悄然弥漫,陇南礼县湫山镇,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等待着人们去邂逅一场关于山水与产业的故事。

诗意山水,绘就自然画卷
踏入湫山镇,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山水潺潺,林海茂密,奇石耸立,清新的空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微风轻拂,带着海棠花的芬芳,引得人心醉神迷。
沿着公路蜿蜒前行,两侧的海棠树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就的锦带。粉白的花瓣缀满枝头,在春风中舒展笑靥,花朵簇拥在一起,将枝干裹成云霞般的花浪。阳光穿透花瓣,在柏油路上投下细碎光斑,与远处黛色山峦、近处清澈溪流相映成色,让这条寻常公路化作流淌着芬芳与诗意的画廊。
绿水青山间,形态各异的奇石巍然屹立,见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奇石历经岁月雕琢,承载着时光的记忆,或孤傲矗立山巅,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或半掩于草丛间,吸引着游人驻足观赏。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如同金色的海洋,在翠绿山峦间流淌,与澄澈溪流交相辉映。油菜花随风摇曳,掀起层层金色涟漪,清新的花香与泥土芬芳交织,酝酿出醉人的春意。
为了守护这份自然馈赠,湫山镇积极构建立体生态保护网。划定生态红线,禁止破坏与过度开发,让奇石保持天然肌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拆除乱搭乱建,清理河道垃圾,栽花植绿打造生态廊道。如今,漫步湫山,花丛间小径清幽,溪流边草木葱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跃然眼前。
产业崛起,奏响富民乐章
曾经,湫山镇传统作物收益低,土地利用率不足,面临“增产难、增效慢”的困境。然而,架豆产业的引入,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湫山镇将架豆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大力推广种植技术。这种攀援植物扎根浅、适应性强,能与当地地貌完美契合。它生长期短、产量高,市场需求稳定,成为盘活土地的“金钥匙”。
田垄间,村民们俯身播撒架豆种子,竹架在春风中挺立,勾勒出希望的轮廓。从最初小规模试种到如今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每一步都凝聚着全镇人民的心血与智慧。架豆产业的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种植到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力,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全镇从事架豆产业的农户年均增收 5000 余元,“金豆播种,产业富民”的目标成为现实。
党建引领,绘就幸福蓝图
湫山镇架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科技赋能土地鲜”,这是对土地价值的重新发现。当一粒粒种子扎根泥土,激活的不仅是田间生机,更是农民对土地的信心和对增收的期盼。
如今,湫山镇以党建引领为“笔”、以产业发展为“墨”,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海棠花开为媒,绿水青山为基,这片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未来,湫山镇将继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让产业与生态相得益彰。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党群合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湫山镇,山水与产业交织,诗意与富民共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希望,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着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湫山镇在未来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