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从资源枯竭的“煤都”转型为以竹产业为引领的绿色发展典范,通过生态修复、产业扶持、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等措施,实现了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崛起”的华丽转身,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耒阳样本”。

一、黑色记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阵痛与觉醒
在湖南南部的版图上,耒阳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书写过辉煌的工业篇章。作为全国首批重点产煤县(市)之一,耒阳煤炭储量占湖南总储量的四分之一,鼎盛时期煤炭产业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然而,长达百年的高强度开采,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生态创伤——地表塌陷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矿区植被破坏率高达76%,PM2.5年均浓度长期超过国家标准2倍以上。
"小时候出门必须戴口罩,窗户都不敢开。"在耒阳市蔡子池街道居住了40年的居民李建国回忆道。转机出现在2017年,随着最后一座矿井的封停,这座"江南煤都"正式拉开了转型序幕。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现实,耒阳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选择了一条绿色重生之路。
二、竹海新生:生态产业的破局与崛起
在耒阳市黄市镇竹海村,漫山遍野的翠竹随风摇曳,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线。这里曾是废弃矿区的集中地,如今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竹海景观带之一。"我们利用矿坑积水发展竹林景观,把采煤沉陷区改造成了生态公园。"村支书刘建国指着连绵起伏的竹海介绍道。
耒阳市林业局局长周志强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矿区复绿面积12.8万亩,新造竹林6.5万亩,竹林总面积突破32万亩,位居湖南县域首位。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推广"竹—菌—禽"立体种养模式,竹林亩均综合产值从转型前的不足800元跃升至现在的4200元。
在公平圩镇大路村,村民王建军正在自家竹林里忙碌。"以前挖煤时,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现在靠着竹笋加工,年收入超过15万元。"他指着身后崭新的三层小楼说。像王建军这样的"竹农",在耒阳已有近万户,他们通过发展竹笋加工、竹编工艺、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了从"煤黑子"到"竹老板"的华丽转身。
三、绿色突围: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密码
耒阳的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在转型初期,面对财政收入锐减、就业压力增大等现实挑战,当地政府创新推出了"生态补偿+产业扶持"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设立5000万元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对矿区复绿项目给予每亩最高200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出台竹产业发展"黄金十条",从种植补贴、加工贷款、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我们特别注重科技赋能。"耒阳市科技局局长段小军介绍,通过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全省首个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发出竹纤维复合材料、竹炭吸附材料等12项专利技术。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8家,开发出竹家具、竹餐具、竹纤维服装等3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值突破20亿元。
在耒阳经开区,一座现代化的竹产业园区拔地而起。园区内,湖南金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我们的竹纤维板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公司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通过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他们将竹材利用率从传统的60%提升到了95%,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
四、民生答卷:绿色发展的温度与质感
转型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福祉。在耒阳市灶市街街道集中安置区,记者见到了从矿区搬迁出来的居民陈阿姨。"以前住在矿区边上,天天担心安全问题,现在住上了电梯房,小区环境比城里还好。"她指着小区里的竹林景观带笑着说。
据统计,通过实施"矿区居民安居工程",耒阳累计投入12亿元,建成安置小区15个,安置矿区居民1.2万户。同时,通过开展竹编技能培训、生态旅游服务等就业帮扶行动,帮助3.6万名矿区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更令人欣喜的是,绿色转型带来的生态效益正在加速显现。监测数据显示,耒阳市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2.3%提升至现在的56.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耒水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曾经的"煤都",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五、未来展望:绿色崛起的耒阳样本
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上,耒阳的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根据最新规划,到2025年,全市竹林面积将突破40万亩,竹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建成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同时,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耒阳正积极打造"竹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品牌,规划建设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竹文化体验馆等重点项目。
"我们将继续深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实践探索。"耒阳市委书记赖馨正表示,要以竹产业为突破口,带动油茶、花椒、茶叶等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崛起的"耒阳路径"。
从"煤都"到"竹海",耒阳的绿色转型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座曾经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城市,正以竹为笔、以绿为墨,在湘南大地上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正如当地群众所说:"现在的耒阳,不仅天更蓝了、山更绿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