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圩晨雾里的”火光”:一场居民楼火灾后的24小时

8月3日8时30分许,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城南大道一居民楼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八月的梧州,晨雾像层薄纱笼罩着龙圩区的骑楼老街。城南大道的早餐摊刚支起蒸笼,肠粉的香气混着湿润的空气在巷弄里流淌。谁也没注意到,8月3日8时30分许,一栋6层高的居民楼突然腾起冲天火光,将这个寻常的夏日早晨撕成了碎片。

Featured Image

一、"烟从一楼往上窜,像条火龙"

住在3楼的李淑芬阿姨是最早发现异常的人。她像往常一样准备送孙子去幼儿园,刚推开窗户,就被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呛得咳嗽。"不是厨房的味儿,倒像烧塑料。"她踮脚往楼下看,只见一楼便利店的卷帘门半开着,火舌正从门缝里往外窜,"火势一下子就大了,把二楼的防盗网都烤得发红。"

起火的居民楼是龙圩区城南大道32号,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6层,一二层是临街商铺(便利店和五金店),三到六层住着30多户居民。"这楼平时人来人往,谁想到会出这种事?"住在二楼的租户王磊回忆,他早上7点多出门上班时,还看到便利店老板娘在整理货架,"她丈夫在门口抽烟,烟头扔在台阶上,当时我还提醒过'别乱扔,容易着火'......"

根据现场视频,火灾发生时,一楼便利店的玻璃窗已被火舌完全吞噬,浓烟裹着火星子顺着楼梯间向上蔓延,很快笼罩了整栋楼的窗户。"那烟不是黑的,是带火星的红黑色,像条火龙往楼上爬。"在街对面开杂货店的张师傅举着手机拍摄,"我赶紧拿了灭火器跑过去,可那火势根本压不住,风一吹,火星子溅到二楼的雨棚上,瞬间就烧起来了。"

二、90分钟的生死救援:消防员冲进"烟海"

8时32分,梧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城南大道居民楼起火,有人员被困!"3分钟内,3个消防救援站、9辆消防车、63名指战员全部集结完毕。考虑到居民楼内有老人和儿童,现场指挥员立即下达"救人第一"的命令。

"我们到达时,一楼便利店已经完全被火包围,二楼窗户不断往外冒浓烟,能见度不到1米。"参与救援的特勤站班长陈亮回忆,消防员分成两组:一组用高压水枪压制一楼火势,另一组携带破拆工具和空气呼吸器冲上二楼。"楼梯间全是烟,温度至少有60℃,面罩刚戴上就开始起雾,呼吸都费劲。"

二楼的杂物间堆满了纸箱、旧电器和家具,这些可燃物被引燃后,火势迅速向两侧的居民房间蔓延。"我们敲开三楼一户人家的门时,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人在咳嗽,说自己早上没出门,闻到烟味后赶紧反锁门。"陈亮说,他们用湿毛巾捂住老人的口鼻,搀扶着她从消防通道撤离,"老人吓得直发抖,嘴里一直念叨'谢谢你们'。"

最惊险的是四楼的302室。消防员破门而入时,发现一对年轻夫妻正抱着2岁的女儿蜷缩在卫生间。"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妻子的眼睛已经熏得睁不开。"消防员小王回忆,他们用湿棉被裹住三人,用担架从窗口转移,"楼下的战友用云梯车接应,全程用了不到10分钟。"

经过92分钟的紧张扑救,9时24分,明火被完全扑灭。遗憾的是,消防员在二楼杂物间、三楼和四楼的居民房内发现了5名遇难者,均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或高温烟气导致的窒息死亡。"其中一名是72岁的独居老人,另外四人是租住在三楼的一家人,包括两个孩子。"龙圩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志强红着眼眶说,"我们调取了监控,发现最早有居民在8时18分拨打119,但火势蔓延得太快......"

三、起火原因成谜:"电动车充电"传闻被官方否认

火灾发生后,关于起火原因的猜测在网络上迅速扩散。有网友称"看到一楼便利店门口有电动车充电,可能是电池短路引发";也有居民反映"二楼杂物间长期堆放纸箱,物业不管"。对此,龙圩区政府办、应急局等部门均表示:"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以官方通报为准。"

参与现场勘查的消防工程师周明透露,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一楼便利店后方的杂物间。"那里平时堆放着纸箱、泡沫箱和一些旧电器,电线线路老化严重。"周明指着被烧毁的墙面说,"我们在废墟里发现了未完全燃烧的电动车电池残骸,但需要进一步鉴定是否为起火源。"他同时强调,老旧建筑的消防隐患是此次事故的重要诱因:该楼没有安装自动喷淋系统,楼梯间的防火门长期损坏,杂物间的电线私拉乱接现象普遍。

周边居民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住在四楼的刘女士说,她曾多次向物业反映"二楼杂物间堆的都是易燃物",但物业以"业主私人物品"为由未予处理;住在五楼的退休教师吴大爷则提到,楼里的灭火器已经两年没检查过,"上次我想借灭火器,发现箱子锁着,钥匙在物业办公室,他们说'很少用得到'"。

四、5条生命的警示:老旧社区的"安全之痛"

截至发稿前,5名遇难者的家属已陆续赶到龙圩区,相关部门正全力做好善后安抚工作。这场火灾不仅带走了5条生命,更撕开了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的一道"伤口"。

"龙圩区像这样的老旧居民楼有200多栋,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普遍存在消防设施缺失、线路老化、杂物堆放等问题。"龙圩区住建局局长林浩然坦言,近年来虽然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但由于部分居民安全意识薄弱、物业监管缺位,类似隐患仍未彻底消除。

火灾后的第三天,城南大道的居民楼前多了几块新挂的标语:"消防通道不占,安全保障不差""杂物不堆楼道,生命不被火烤"。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消防志愿者逐户排查隐患,教居民使用灭火器,发放《家庭防火手册》。住在三楼的遇难者家属李女士红着眼眶说:"以前总觉得火灾离自己很远,现在才明白,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一堆乱堆的纸箱,都可能要了命。"

结语: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

这场发生在夏日清晨的火灾,用5条鲜活的生命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消防安全不是"别人家的事",而是每个居民的责任;老旧社区的改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更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通道;物业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不能"走过场",必须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正如梧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李阳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每一次火灾都是对我们的警示,每一次救援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守护生命安全,需要政府、物业、居民携手努力——因为,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财富,没有比安全更温暖的守护。"

暮色中的城南大道,便利店重新挂上了"正常营业"的招牌,但那扇被烧黑的窗户,始终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

相关内容

从缅北骗局到大学课堂:19岁少年的重生之路
大峡谷”龙岩二”山火:一场自然与人为的博弈,烧出生态保护的沉重命题
全国田径锦标赛群星闪耀:刘凯破纪录、严子怡带伤夺冠,新生代扛起中国田径大旗
共享电单车:便民与添堵的平衡术——城市交通新命题的破局之路
跳水世锦赛九金收官:中国”梦之队”的新老交响与世界格局之变
当”异宠”成为生态炸弹:一场被忽视的生物安全危机
投稿